[发明专利]文胸罩杯支撑圈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6589.3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0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松林 |
主分类号: | A41C3/12 | 分类号: | A41C3/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吕晓蕾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胸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胸罩杯支撑圈,它属于服装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文胸罩杯的支撑部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文胸、抹胸、塑身衣、内衣,紧身衣、运动衣、泳衣等女式衣物,为了实现罩杯对乳房的承托和修饰作用,通常在罩杯中置入具有支撑和依托作用的钢圈。现有的钢圈大都采用不锈钢或记忆合金等金属类作为钢圈的制作材料,这样的钢圈比较坚硬、沉重,无疑增加了使用者的心理及生理负担,也存在不安全因素。另外,现有的钢圈由于是金属制造,也属于涉及到个人穿着、佩戴、运输的隐私物品,在乘坐飞机安检或者其他需要进行安检的通道时会造成安检误报,造成社会公共资源与个人时间成本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重量轻、高强度、耐疲劳、耐磨、耐腐蚀、及优良的减震性功能,使用安全的文胸罩杯支撑圈。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文胸罩杯支撑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圈本体是采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经成型工艺制成;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的原材料经过现有工艺复合而成:
碳纤维 30%-95%,基体树脂 5%-70%。
所述的碳纤维是连续纤维或短纤维。
所述的基体树脂为热固性树脂。
所述的热固性树脂是环氧树脂或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或酚醛树脂。
所述的基体树脂为热塑性树脂。
所述的热塑性树脂是聚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聚醚醚酮。
所述的支撑圈本体为扁条状结构或半圆弧型结构。
本发明在具有现有罩杯支撑圈的承托和修饰作用的同时,还具有重量轻、高强度、耐疲劳、耐磨、耐腐蚀的特性,使用安全可靠;本发明还具有优良的减震性,保证了穿着更轻松、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圈本体1为半圆弧型结构,如图1中所示。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的支撑圈本体1需要采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作,首先需要按照支撑圈所需要的性能,合成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所述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的原材料经过现有工艺复合而成:其中碳纤维30%-95%,基体树脂5%-70%。在本实施例中选用的碳纤维为短纤维。
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基体树脂为热固性树脂,具体可以选用环氧树脂或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或酚醛树脂其中的一种。首先,取上述热固性树脂中的一种,其重量百分比为70%,再取重量百分比占30%的碳纤维粉,依照现有的复合工艺制成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合成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后,再经现有的成型工艺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为图1中所示的半圆弧型结构,即可成为文胸罩杯支撑圈。
本发明的原理分析: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是目前最先进的复合材料之一。它以轻质、高强、耐高温、抗腐蚀、热力学性能优良等特点广泛用作结构材料及耐高温抗烧蚀材料,是其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所无法比拟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所用的基体树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热固性树脂,另一类是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由反应性低分子量预集体或带有活性基团高分子量聚合物组成;成型过程中,在固化剂或热作用下进行交联、缩聚,形成不熔不溶的交联体型结构。在复合材料中常采用的有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以及酚醛树脂等。热塑性树脂由线型高分子量聚合物组成,在一定条件下溶解熔融,只发生物理变化。常用的有聚乙烯、尼龙、聚四氟乙烯以及聚醚醚酮等。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碳纤维起到增强作用,而树脂基体则使复合材料成型为承载外力的整体,并通过界面传递载荷于碳纤维,因此它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技术性能、成型工艺以及产品价格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在制备复合材料时,碳纤维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连续纤维和短纤维。短纤维复合材料可采用与树脂基体相同的加工工艺,如模压成型、注射成型以及挤出成型等。当采用适合的成型工艺时,短纤维复合材料甚至可以具备与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相媲美的机械性能并且适宜于大规模的生产,因此短纤维复合材料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松林,未经吴松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65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