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应堆冷却剂丧失事故工况下自动停运冷却剂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7099.5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2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付冉;丁书华;蒋孝蔚;申亚欧;吴清;冷贵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D3/06 | 分类号: | G21D3/0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堆 冷却剂 丧失 事故 工况 自动 停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压水堆核电站事故应对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堆冷却剂丧失事故工况下自动停运冷却剂泵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核电站的事故分析结果表明,在发生反应堆冷却剂丧失事故(LOCA)时,一回路反应堆冷却剂通过破口快速流失,一回路压力及水装量降低,由稳压器压力低信号触发反应堆紧急停堆,稳压器压力低低信号触发安注投入。随着一回路水装量的不断流失,反应堆堆芯逐渐裸露,需要尽快停运反应堆冷却剂泵以防止堆芯条件恶化造成燃料包壳温度过高而发生损坏。
国内现役核电站没有设置针对LOCA工况的自动停运反应堆冷却剂泵信号,这样就需要操纵员在判断发生了LOCA之后尽快手动停运反应堆冷却剂泵以防止堆芯恶化。由于从LOCA发生到必须停运反应堆冷却剂泵的时间间隔较短,因此对操纵员的要求就比较高,容易发生误操作。
通过设置合理的自动停运反应堆冷却剂泵信号,在不对其他事故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在LOCA工况时自动停运反应堆冷却剂泵,可以大大延长操纵员可不干预该事故的时间,减少操纵员的失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堆冷却剂丧失事故工况下自动停运冷却剂泵方法,它能够在堆芯恶化之前自动停运反应堆冷却剂泵,从而避免堆芯出现恶化,延长操纵员可不干预该事故的时间,减少操纵员的失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反应堆冷却剂丧失事故工况下自动停运冷却剂泵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安注信号与反应堆冷却剂泵进出口压差低逻辑的触发
LOCA发生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迅速下降,当压力下降到稳压器压力低低整定值时触发反应堆安注信号,另一方面由于破口的持续喷放,导致反应堆冷却剂泵压差降低,当反应堆冷却剂泵进出口压差降低到“反应堆冷却剂泵进出口压差低”整定值时自动触发反应堆冷却剂泵压差低逻辑;
第二步:安注信号与反应堆冷却剂泵进出口压差低符合触发反应堆冷却剂泵停运
一旦安注信号与反应堆冷却剂泵进出口压差低同时存在,则触发自动停运反应堆冷却剂泵。
本发明的优点是,它可以实现了LOCA工况下在堆芯恶化前自动停运反应堆冷却剂泵,大大延长了操纵员可不干预该事故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反应堆冷却剂丧失事故工况下自动停运冷却剂泵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介绍:
在压水堆核电厂(站)发生LOCA时,通过设置“安全注射信号与反应堆冷却剂泵进出口压差低符合”信号触发自动停运反应堆冷却剂泵。该信号将在反应堆堆芯恶化前自动停运反应堆冷却剂泵,之后随着破口流量的降低,安注流量可逐渐补偿并超过破口流量,堆芯水位逐渐回升,最终完全淹没堆芯,操纵员根据事故处理规程将反应堆带入相应的处理状态。
LOCA工况下自动停运反应堆冷却剂泵的方案中涉及的相关设备包括控制逻辑及操纵员接口。
新增实现LOCA工况下自动停运反应堆冷却剂泵的控制逻辑为“安全注射信号与反应堆冷却剂泵进出口压差低符合”信号。
操纵员接口是提供操纵员“安全注射信号与反应堆冷却剂泵进出口压差低符合”信号的指示和复位接口。
一种反应堆冷却剂丧失事故工况下自动停运冷却剂泵方法,具体运行流程如下:
第一步:安注信号与反应堆冷却剂泵进出口压差低逻辑的触发
LOCA发生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迅速下降,当压力下降到稳压器压力低低整定值时触发反应堆安注信号。
另一方面由于破口的持续喷放,导致反应堆冷却剂泵压差降低,当反应堆冷却剂泵进出口压差降低到“反应堆冷却剂泵进出口压差低”整定值时自动触发反应堆冷却剂泵压差低逻辑。
第二步:安注信号与反应堆冷却剂泵进出口压差低符合触发反应堆冷却剂泵停运
一旦安注信号与反应堆冷却剂泵进出口压差低同时存在,则触发自动停运反应堆冷却剂泵。
操纵员之后,根据相应的事故处理规程将反应堆带入相应的处理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70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