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弯曲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07901.0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0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谢涛令;张启威;谢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G02F1/1341;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曲 液晶显示器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特别是一种可以弯曲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件被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液晶显示器存在很多缺陷,比如:显示器尺寸比较厚,玻璃易碎,不耐压不抗震等;并且由于玻璃是刚性的,所以制成的液晶显示器通常也是刚性平面的,这就限制了其应用,不能制成其它具有弯曲的形状。
而现有技术也开始制造可弯曲液晶显示器,液晶层容易在显示器弯曲的时候进入空气而使显示器中充满气泡,显示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弯曲液晶显示器,其包括液晶显示组件与封框胶组件,所述封框胶组件设于所述液晶显示组件四周的边缘处并将所述液晶显示组件与外界隔开;所述封框胶组件包括两层封框胶,所述两层封框胶设有用于灌注液晶的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胶密封。
较佳地,所述封框胶包括环氧树脂胶,所述封口胶包括UV固化树脂胶。
较佳地,所述液晶显示组件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由PET导电膜制成,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通过环氧树脂胶粘贴在一起的;
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分别刻在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相对的表面上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上涂覆有定向膜,所述定向膜为聚酯亚胺材质;
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隔球,所述间隔球用于控制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隔。
较佳地,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厚度为0.045-0.188毫米。
较佳地,所述定向膜厚度为400-800埃。
较佳地,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通过对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进行涂光刻胶、曝光、显影、酸刻、脱模而制成。
较佳地,所述定向膜通过加热固化、并用绒布分别对所述定向膜进行摩擦以得到所需的液晶定向方向。
较佳地,所述第一电极与/或第二电极上设有导通点,所述导通点通过丝印导电金球制成。
一种制造可弯曲液晶显示器的方法,其过程为:
分别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上刻出所需的电极图形,以形成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
分别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电极上涂覆定向膜,并使其加热固化,用绒布分别对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定向膜进行摩擦以得到所需的液晶定向方向;
在第一电极上通过丝印导电金球设置导通点,并在第一和/或第二电极上喷洒间隔球;
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涂覆多层环氧树脂胶,所述各层环氧树脂胶在同一位置留有液晶灌注口,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贴合在一起,并加压加热使环氧树脂胶固化;
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灌注液晶,所述液晶范围比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的范围小;
在液晶灌注结束后采用UV固化树脂胶对液晶灌注口进行封口。
较佳地,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涂覆有两层环氧树脂胶。
较佳地,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是的制作过程包括对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进行涂光刻胶、曝光、显影、酸刻、脱模。
较佳地,涂覆定向膜采用网板印刷方法用1.8-2.5wt%的PI容特对工件涂PI。
较佳地,灌注液晶采用真空灌注液晶的方法。
较佳地,所述液晶是TN型液晶或STN型液晶。
本发明提供的可弯曲显示器可以弯曲,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其在弯曲的同时不会吸入空气从而影响显示效果,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可弯曲显示器具有较高的防震与耐压能力,能够长期使用而不易损坏,极大程度提高显示器的可靠性。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弯曲液晶显示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弯曲液晶显示器,其包括液晶显示组件1与封框胶组件,所述封框胶组件设于所述液晶显示组件四周的边缘处并将所述液晶显示组件与外界隔开;所述封框板组件包括多层间隔设置的封框胶。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7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