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8040.8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3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灿;甘书官;甘俊;陈圣云;靳军;王欣;胡江华;阮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市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7/18 | 分类号: | C07F7/18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州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乙氧基硅 丙基 硫化物 硅烷偶联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属有机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多硫化物硅烷是目前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一种含硫硅烷偶联剂,其应用最多的为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二硫化物。主要用于轮胎、鞋底橡胶材料制品中, 功能是提高橡胶制品的抗撕裂性、增加耐磨性、湿地抓着力等性能。随着“绿色轮胎”概念的提出以及白炭黑在轮胎行业应用的推广,其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多硫化物硅烷的市场需求量将不断提高。
目前,国内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生产方法都是采用多硫化钠与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反应生产。生产按工艺分为无水体系和有水体系。
无水体系是将硫化钠、硫磺在高温下融熔反应制得无水的多硫化钠固体,再将此固体在无水乙醇中与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生成多硫硅烷粗品,经过滤、脱色、蒸馏处理得到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产品。
有水体系是将硫化钠、硫磺在水中搅拌加热反应生成多硫化钠的水溶液,再加入缓冲剂、相转移催化剂、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生成多硫硅烷粗品,此粗品再经过干燥、脱色处理到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产品。
上述两种生产方式主要的缺点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水解副反应,导致产品中含有少量的聚硅氧烷,影响产品的性能;反应得到的粗品颜色较深,其脱色处理工序比较麻烦,且产品的颜色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硫磺为原料合成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该反应路线短、反应条件温和、设备简单、产品性能好、颜色稳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硫磺按14:1 ~ 5:1质量比混合,在装有磁力搅拌器的反应器中加热搅拌反应,反应温度40~80℃,同时通过水冲泵抽真空带走反应生成的硫化氢气体;磁力搅拌转速为1000~2000转/分钟,反应器内真空度为-0.08~-0.09MPa,反应时间8~14小时,由此得到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粗品。
2)、反应结束后,将温度降到室温,常压搅拌下向反应体系滴加含量约21%乙醇钠乙醇溶液直到PH值为8~9,以中和溶解在粗品中少量硫化氢气体;乙醇钠乙醇溶液的用量为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质量的0.1~0.5%,滴加时间为0.3~0.6小时。
3)、中和反应结束后,在75~85℃、真空度高于-0.09MPa下通过减压蒸馏除掉乙醇钠溶液中带入的乙醇,过滤除掉反应生成的微量硫磺钠、氯化钠以及硫磺中残留的不溶固体物。得无色至浅黄色透明液体,即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多硫化物硅烷偶联剂产品。产品的收率为94.0~98.5%;通过气相色谱检测产品中含有未反应的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小于1%,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多硫化物的含量为96~99%;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产品中二硫硅烷的含量为15~92%,产品的平均硫链长为2.10—3.75。
本发明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其中:x为2~10的整数.
本发明与常规多硫硅烷生产工艺产品颜色对比:
本表格采用铂钴色号表示产品的颜色; 烘烤条件:110℃/12小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以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硫磺为原料,在真空条件下加热搅拌反应得到粗品,再通过乙醇钠中和、蒸馏、过滤得到多硫硅烷产品。本发明工艺简单,反应路线短、反应条件温和、所需设备简单,反应过程无水解副反应,制备产品的品质好,在合成高品质的多硫硅烷硅烷偶联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市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荆州市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80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