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套轴双传动杆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8062.4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6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广胜 |
主分类号: | B62M1/24 | 分类号: | B62M1/24;B62M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轴双 传动 驱动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替驱动装置,尤其是一种自行车用套轴双传动杆的交替蹬踏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的自行车蹬踏行驶都是转圈蹬踏间歇用力的,每只脚360度旋转只有约90度能用的上力,在陡坡时只好下车行走,很不方便,另外,也就是因为总是转圈用力,也就限制了自行车双驱动的发展。
所以,人们非常需要一种没有间歇的交替蹬踏双驱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无间隙交替驱动的套轴双传动杆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同时还提供了套轴双传动杆驱动装置。
该装置包括支架套(1)、中轴(2)、拐臂1(3)和拐臂2(4),其特征在于,支架套内具有套轴(5),套轴内具有中轴,套轴的一端通过轴承1(5-1)连接端盖1(6),依次连接盆齿1(7),中轴的一端通过轴承2(2-1)连接套轴,依次连接盆齿2(8)和拐臂1,盆齿1和盆齿2通过锥齿1(9)相啮合,锥齿1连接传动杆1(10);中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3(2-2)连接套轴的另一端,套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4(5-2)连接端盖2(11),依次连接盆齿3(12)和拐臂2,盆齿3和锥齿2(13)相啮合,锥齿2连接传动杆2(14)。
使用时,当拐臂1受力旋转下落时,所连接的盆齿2带动锥齿1旋转,在锥齿1的转向作用下,盆齿1和所连接的套轴、盆齿3、锥齿2一起反转,并使得拐臂2抬起,;继而,当拐臂2受力旋转下落时,所连接的盆齿3带动锥齿2、套轴、盆齿1和锥齿1旋转,在锥齿1的转向作用下盆齿2反转,并使得拐臂1抬起。
为了轻便简装,所述轴承1、轴承2、轴承3和轴承4,可用散装钢珠替代。
本发明的一种套轴双传递轴驱动装置,舒适美观,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牢固可靠,通过拐臂1和拐臂2连贯自由的交替起落,带动了锥齿1连接传动杆1和锥齿2连接传动杆2交替旋转,达到了可以双传动轴无间隙驱动陡坡行驶的目的,且相比链条驱动更省力。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套,2.中轴,2-1.轴承2,2-2.轴承3,3.拐臂1,4.拐臂2,5.套轴,5-1.轴承1,5-2轴承4,6.端盖1,7.盆齿1,8. 盆齿2,9. 锥齿1,10. 传动杆1,11. 端盖2,12. 盆齿3,13. 锥齿2,14. 传动杆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做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套轴双传动轴驱动装置,包括支架套(1)、中轴(2)、拐臂1(3)和拐臂2(4),其特征在于,支架套内具有套轴(5),套轴内具有中轴,套轴的一端通过轴承1(5-1)连接端盖1(6),依次连接盆齿1(7),中轴的一端通过轴承2(2-1)连接套轴,依次连接盆齿2(8)和拐臂1,盆齿1和盆齿2通过锥齿1(9)相啮合,锥齿1连接传动杆1(10);中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3(2-2)连接套轴的另一端,套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4(5-2)连接端盖2(11),依次连接盆齿3(12)和拐臂2,盆齿3和锥齿2(13)相啮合,锥齿2连接传动杆2(14)。
使用时,当拐臂1受力旋转下落时,所连接的盆齿2带动锥齿1旋转,在锥齿1的转向作用下,盆齿1和所连接的套轴、盆齿3、锥齿2一起反转,并使得拐臂2抬起,;继而,当拐臂2受力旋转下落时,所连接的盆齿3带动锥齿2、套轴、盆齿1和锥齿1旋转,在锥齿1的转向作用下盆齿2反转,并使得拐臂1抬起,通过拐臂1和拐臂2连贯自由的交替起落,带动了锥齿1连接传动杆1和锥齿2连接传动杆2交替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广胜,未经赵广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80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