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8096.3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2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郭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C07D401/12 | 分类号: | C07D401/12;A61P35/00;A61P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唑 酰胺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肿瘤相关的药物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吡唑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首要疾病,据统计,每年全球癌症死亡总数达700万人,我国每年死于肿瘤的患者100多万人,并逐渐增加,已成为城市人口的第一位死因。目前在我国临床上传统的治疗癌症疾病的药物有很多,它们在临床上治疗效果也较明显,但是缺点在于:特异性低,选择性差,导致明显的毒副作用,容易产生严重的癌症多药耐药现象。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当今抗癌症药物正从传统的细胞毒性药物,向针对机制的多环节作用的新型抗癌症药物发展,目前国内外关注的抗癌作用的新靶点中重要之一就是蛋白酪氨酸激酶(黄敏,丁健,抗肿瘤药物新靶点,《中国处方药》,2006,12(57),10-15)。蛋白酪氨酸激酶目前有超过20个分属不同家族的受体和非受体酪氨酸激酶被作为靶标进行抗癌药物筛选,其抑制剂已经有几个上市,为了寻找活性更好的药物,近年来分子靶向抗癌药物治疗又提出另一个挑战性概念:多靶标酪氨酸激酶抑制(multiple targeted tyrosine kinase inhibition)的策略,是抗肿瘤的重要的方向。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含有吡唑酰胺结构的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通式I的含有吡唑酰胺结构的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制备具有通式I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通式I化合物在抗肿瘤方面的用途。
现结合本发明的目的对本发明内容进行具体描述。
本发明具有通式I的化合物具有下述结构式:
其中,
R1选自苯基,被C1-C5的烷基取代的苯基;
R2选自H和C1-C5的烷基;
m=0-5。
优选以下通式I化合物,
其中,
R1选自苯基,被C1-C5的烷基取代的苯基;
R2选自H和C1-C3的烷基;
m=1-3。
更优选的本发明具有通式I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本发明所述通式I化合物通过以下步骤合成:
化合物A和化合物B在碱存在下在合适的溶剂中反应,可以得到化合物I。
其中所述碱选自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KOH、NaOH、碳酸钾、碳酸钠、乙醇钠、氢化钠,溶剂选自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乙腈、DMF等。该反应可以使用碘盐作为催化剂,如KI和NaI等。
本发明所述通式I化合物具有针对癌症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有效成分用于制备癌症方面的治疗药物。本发明所述通式I化合物的活性是通过体外抗肿瘤模型验证的。
本发明的通式I化合物在相当宽的剂量范围内是有效的。实际服用本发明通式I化合物的剂量可由医生根据有关的情况来决定。这些情况包括:被治疗者的身体状态、给药途径、年龄、体重、对药物的个体反应,症状的严重程度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仅是用于说明,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教导所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应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反应原料:常规方法自制
3.53g(10mmol)化合物A-1和2.16g(10mmol)化合物B-1溶解到20mL干燥的MeCN中,再加入4.15g(30mmol)碳酸钾,而后在氮气气氛中加热回流过夜。反应混合物倾倒到冰水中,用50mL×3的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在旋蒸仪上蒸去溶剂,得到I-1的粗品,柱层析纯化,得到I-1的纯品,淡黄色固体,mp221-223℃,MS,m/z=506([M+NH4]+)。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80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番茄苗期根结线虫病抗性鉴定方法
- 下一篇:野生橙黄蘑菇的栽培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