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化基片集成波导双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8524.2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0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先其;程飞;张瑾;于家伟;宋开军;樊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5 | 分类号: | H01P1/205;H01P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1 | 代理人: | 王蔚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集成 波导 双工器 | ||
1.一种小型化基片集成波导双工器,其特征在于,从上向下依次层叠的第一金属覆铜层(1)、第一介质层(2)、第二金属覆铜层(3)、第二介质层(4)、第三金属覆铜层(5)、第三介质层(6)、第四金属覆铜层(7);所述金属化通孔阵列(81)贯穿了第一金属覆铜层(1)、第一介质层(2)、第二金属覆铜层(3)形成了大小相同的三角形谐振腔一(22)与三角形谐振腔二(24),这两个三角形谐振腔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金属化通孔阵列(82)以及两个进行微扰的金属化通孔(42)贯穿了第二金属覆铜层(3)、第二介质层(4)、第三金属覆铜层(5)形成了一个正方形的双模谐振腔(41),两个进行微扰的金属化通孔(42)位于正方形的对角线上;所述金属化通孔阵列(83)贯穿了第三金属覆铜层(5)、第三介质层(6)、第四金属覆铜层(7)形成了大小相同的三角形谐振腔三(62)与三角形谐振腔四(64),这两个三角形谐振腔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位于第三金属层的微带线(51)、微带线两侧的耦合槽(52)、微带线下方的金属化通孔阵列中断构成的窗口(43),共同构成双工器的输入端口,输入端口的一端与正方形双模谐振腔(41)相连;位于第一金属层的微带线(11)、微带线两侧的耦合槽(12)、微带线下方的金属化通孔阵列中断构成的窗口(21),共同构成双工器一个输出端口,该端口的一端与三角形谐振腔一(22)相连;位于第四金属层的微带线(71)、微带线两侧的耦合槽(72)、微带线下方的金属化通孔阵列中断构成的窗口(61),共同构成双工器另一个输出端口,该端口的一端与三角形谐振腔三(6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基片集成波导双工器,其特征在于,三角形谐振腔一(22)与三角形谐振腔二(24)斜边相邻,它们交界区域的金属化通孔中断,形成耦合窗口(23);三角形谐振腔三(62)与三角形 谐振腔四(64)斜边相邻,它们交界区域的金属化通孔中断,形成耦合窗口(6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基片集成波导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正方形双模谐振腔(41)通过第二金属覆铜层(3)上的长方形耦合缝(31)与三角形谐振腔二(24)相连,通过第三金属覆铜层(5)上的长方形耦合缝(53)与三角形谐振腔四(64)相连,这两条长方形耦合缝沿长边的方向分别与正方形双模谐振腔(41)的两条对角线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85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