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构件拼接预紧器及使用该预紧器连接分构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0475.6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1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乔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B25B2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件 拼接 预紧器 使用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设备制造安装用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构件拼接预紧器,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预紧器连接分构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钢结构设备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一般需要将整体设备分解成若干件分构件,以便于吊装和运输。分构件制作完成后,将分构件装配成整体,调试取得相关检测数据和功能性参数。当设备需要运输到其他地方时,又需要将整体设备解体,按分构件单元运输。
目前大型钢结构设备制造时一般采用临时焊接或螺栓连接来解决分构件的装配,显然它们都不具有随时调整的功能。专利号201020258706.5(公开日:2011年02月15日)公布了一种钢结构钢板拼接预装用固定夹马,该固定夹马可以夹紧两个较薄的构件(如钢板),依靠摩擦力来保持两构件预紧,解决了大型钢结构容器制造安装和拆分运输的问题,但是对大型设备有相当厚度的分构件之间的装配和运输却不具备预紧连接作用。目前在大型钢结构设备制造业,为便于分构件之间的装配与分解,迫切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并可重复使用的拼接预紧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用性强、方便操作且能重复使用的钢构件拼接预紧器,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使用该预紧器连接分构件的方法,以解决大型钢结构设备分构件之间的安装与运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钢构件拼接预紧器,它包括纵向设置的下方间隔开设有矩形拱槽的板状龙骨,在所述板状龙骨的矩形拱槽间水平卡放有固定板,自所述固定板两侧边沿板状龙骨侧面向上延伸设置的两对支撑侧板分别与所述板状龙骨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矩形拱槽的两侧面与顶面之间围成一矩形通孔;与所述矩形通孔位置对应的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通槽。
所述板状龙骨下底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半圆形缺口。
所述板状龙骨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
所述固定板和板状龙骨的下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使用上述预紧器连接分构件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根据预紧器固定板上开设的固定通槽的长宽尺寸制造门字形固定座,以保证门字形固定座从固定通槽中穿出后,在门字形固定座上部预留有固定空间,两侧与矩形拱槽两侧面之间预留有调整空间;一个预紧器配两个门字形固定座;
第二步,按照门字形固定座中部的固定空间尺寸和两侧的调整空间尺寸制造与之相匹配的楔形块,一个预紧器配四个楔形块;
第三步,根据分构件的体积大小确定需要预紧器的个数;
第四步,将门字形固定座分别焊接在待连接的两分构件上,然后放上预紧器,使两固定座分别自固定通槽中穿出,通过预紧器使两分构件连为一体;
第五步,在两固定座上方的固定空间中分别放入楔形块,并锤紧,在两固定座的调整空间中放入楔形块,根据所需预紧力的大小将楔形块锤入,即可完成一个预紧器的连接;按照设计要求,逐个将各预紧器按上述方法完成安装,即可完成两分构件的拼接。
所用楔形块的坡度比为0.01~1。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预紧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用性强且可以重复使用。连接时,一方面可以保持两个分构件拼装面的平面精度,而且它自身产生的预紧力还能对局部的不平度有调整作用,从而使两分构件的拼装面紧紧贴在预紧器的底面上;另一方面,预紧器可以调整两个分构件之间的缝隙,它既能使两分构件的缝隙紧密接触,还能使缝隙保持在需要的尺寸。有了这二维调整功能再利用预紧器的布局,就可以达到分构件装配后任意方向的几何精度。该预紧器的拆装非常简便,使用人工锤便可以轻松地对构件进行装配与分解。本发明预紧器不仅可以连接两个较薄的构件(如钢板),同时对分构件的厚度方向也无限制,解决了大型钢结构设备制造业对分构件之间装配、分解、吊装等方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预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板状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固定板和支撑侧板展开图。
图4是本发明中门字形固定座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楔形块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预紧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图6的C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04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