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刚性承压板中心孔法伺服控制深部岩体变形试验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1268.2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4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树;周火明;钟作武;李会中;叶圣生;黄正加;罗小杰;邓争荣;吴相超;韩军;杨宜;张正清;郭喜峰;刘洋;周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1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性 压板 中心 伺服 控制 深部岩体 变形 试验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刚性承压板中心孔法伺服控制深部岩体变形试验装置,包括传力装置:千斤顶(3)、传力柱(4)、传力叠板(2)、承压板(1)、连通孔(24);表面变形测量装置:承压板(1)上设置位移传感器(12),岩体(22)表面设置位移传感器(13),其特征在于:伺服控制深部岩体变形试验装置由载荷控制装置、变形测量装置、传力装置、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组成;
其中,载荷控制装置为液压管(25)将电动油泵(14)、压力控制器(15)、压力变换器(16)、控制阀(17)、稳压器(18)、压力传感器(19)和千斤顶(3)连接,数据线将压力传感器(19)、压力控制器(15)、压力变换器(16)和计算机(21)连接,计算机控制实现加载、卸载及稳压;
其中,传力装置为千斤顶(3)上端与传力柱(4)接触,传力柱(4)上端还设置有顶板(5),顶板(5)与洞顶(23)接触,千斤顶(3)下端与传力叠板(2)接触,传力叠板(2)下端还设置有承压板(1),承压板(1)与岩体(22)表面接触,承压板(1)与传力叠板(2)中心设有连通孔(24);
变形测量装置包括表面变形测量和深部变形测量装置:
其中,深部变形测量装置:岩体(22)钻孔(9)内设置测杆(11),位移传感器(6)一端与测架(8)相连,另一端接测头(7),并与测杆(11)上锚头(10)连接;
所述连通孔(24)与钻孔(9)相连接;
其中,数据采集控制系统:位移传感器(6)、(12)、(13)和压力传感器(19)通过数据线分别与采集控制仪(20)和计算机(2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刚性承压板中心孔法伺服控制深部岩体变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叠板(2)为二块或二块以上钢板组成,且传力叠板(2)中上面板块尺寸大于下面板块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刚性承压板中心孔法伺服控制深部岩体变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叠板(2)上均布二个或二个以上千斤顶(3),千斤顶(3)之间并联连接,且千斤顶(3)上方传力柱(4)设置个数与千斤顶(3)设置个数对应。
4.一种刚性承压板中心孔法伺服控制深部岩体变形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伺服控制深部岩体变形试验方法步骤如下:
(一)传力装置将多个千斤顶(3)组合的出力通过传力叠板(2)传递给承压板(1),承压板(1)将应力传递给岩体(22)试验面,千斤顶(3)上方由多组传力柱(4)通过顶板(5)将力传递至平洞顶(23);
(二)千斤顶(3)下方传力叠板(2)、承压板(1)中心设有连通孔(24),并与岩体(22)上的钻孔(9)相连接,即通过刚性承压板中心孔将位移传感器(6)通过测杆(11)与钻孔(9)中不同深度的锚头(10)连接,进行深部岩体变形测量;
(三)压力传感器(19)通过液压管(25)一端与稳压器(18)连接,一端与千斤顶(3)相连,压力传感器(19)通过数据线与采集控制仪(20)连接,压力控制器(15)一端与稳压器(16)相连,一端与电动油泵(14)相连,通过数据线分别与压力传感器(19)、采集控制仪(20)和电动油泵(14)相连,由计算机(21)通过采集控制仪(20)测量和控制载荷装置的液压。
(四)多点位移传感器(12)、(13)分别安装于承压板(1)、岩体(22)表面,进行表面岩体变形测量;
(五)通过数据线将位移传感器(6)、(12)、(13)、压力传感器(19)与采集控制仪(20)和计算机(21)连接,实时采集记录岩体的变形、试验压力、实时形成可视图表,并对压力进行伺服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12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与光电子器件垂直耦合的方法
- 下一篇:线缆自动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