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有机菌肥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11754.4 申请日: 2013-07-23
公开(公告)号: CN103396175A 公开(公告)日: 2013-11-20
发明(设计)人: 陈开明 申请(专利权)人: 陈开明
主分类号: C05F17/00 分类号: C05F17/00
代理公司: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代理人: 董芙蓉
地址: 加拿大安*** 国省代码: 加拿大;CA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微生物 有机 菌肥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微生物菌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含有害病原菌且能活跃土壤的微生物有机菌肥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质肥料包括植物肥料、动物(含其排泄物)质肥料及其混合;简单的说,有机质肥料是一种有机性的肥田材料,加入在土壤时,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不同于化学肥料的由无机元素所组成,有机质肥料是用人畜粪尿、农产废弃物(例如稻草、谷壳、废弃之树叶)或绿肥作物制成的,实际上是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混合体,由有生命的微生物将无生命的质材转化为各种农作物生长时所需之营养成分。它可以改善土壤,有使土壤活化、复苏作用,更具有保水、保肥的功效。

现今中国农业种植所大多采用化工合成的无机肥料,如最常见的草酸钾等等,基本均以无机盐的形式为作物提供营养,但是上述无机肥料容易被土壤中的石灰和硅酸离子所固定,导致土壤板结,并且还使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化学残留毒素等在土壤中富集。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目前有一些有机肥料,类似于中国传统农业的做法,采用如枯枝落叶、食品饲料、树皮、厨余、禽兽排泄物等作为有机肥料使用,但是这些肥料,其中含有较多的腐化菌、病原菌、和有机蛋白等,易招致大量的蚊蝇,虽然有肥料的效果,但是反而环境更不卫生,作物更容易致病减产。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微生物有机菌肥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一次堆肥,将有机原料中的骨壳类原料破碎成粉末后,加入活性炭和BEST细菌混合物进行堆肥;

步骤S20:二次堆肥,将上述一次堆肥后的产物,再加入有机原料中非骨壳类的物料与动物粪便沼气发酵后的沼渣,以及BEST细菌混合物进行二次堆肥;

上述有机原料为枯枝落叶、食品饲料、树皮、厨余、禽兽排泄物、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BEST细菌混合物包括各质量份的下述组分:酵母20份、枯草芽孢杆菌15份、苏云金杆菌18份、鲜黄诺卡氏菌7份、乳杆菌7份、沼泽红假单胞菌10份。

优选地,所述动物粪便沼气发酵后的沼渣是动物粪便加入EM益生菌进行沼气发酵后的沼渣。

优选地,上述方法中,各物料按照下述的质量份比例进行添加:

一次堆肥:活性炭10份、骨壳类有机原料5份、BEST细菌混合物0.5份;

二次堆肥:BEST细菌混合物0.5份、动物粪便EM沼气发酵后的沼渣30份、动物粪便10份、纤维类有机原料20份。

优选地,所述一次堆肥时间为15天,二次堆肥时间为45天。

优选地,所述活性炭为高温裂解生产RDF6时产出的活性炭。

优选地,所述活性炭经等离子处理。

优选地,步骤S10中所述骨壳类原料破碎成60-80目细度。

采用本发明的上述微生物有机菌肥制造方法生产出的有机菌肥,首先原料来源于天然有机素材。含有多种有用微生物和微生物酶(即微生物的代谢物质)。微生物的活跃和微生物酶活性增大,将土壤中的基质分解成农作物能吸收的营养素。其次,富含微生物和微生物酶以外作物栽培所必需的多种种营养元素,如、铁、钙、镁、钼、锰等元素。第三,集肥效、杀虫、防虫、杀菌、抗病于一体,而其所含有的细菌对人体和自然环境完全无害,并且其形成一个共生细菌生态,有毒病原菌和杂菌在此生态中被共生细菌抑制。能提供氮、磷、钾、有机酸、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属缓效性的长期肥料,因含有许多有机质,所以有较多的阴电性部分可吸附大量的阳离子,连带着使营养成分不易因淋洗而流失,可改变土壤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使土质保持松软,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之形成,所以可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可提供作物良好的土壤环境,使植株生长健壮,所以对不良的气候条件或病害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微生物有机菌肥的制造方法,其中生产有机菌肥采用有机原料,如枯枝落叶、食品饲料、树皮、厨余、禽兽排泄物、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等,这些材料中含有较多的钾、钙、镁、硫和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钼、铜等无机养分以及氨基酸、酰胺、核酸等有机养分和活性物质如维生素B1、B6等。具体地可以参见下表,下表为上述部分材料的元素组成比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开明,未经陈开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17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