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加热电厂原水及锅炉原水的系统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1953.5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4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克秀;吕天一;王海涛;王佳伟;郭轩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克秀;吕天一 |
主分类号: | F22D1/00 | 分类号: | F22D1/00;F22D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加热 电厂 锅炉 系统 方法 | ||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加热电厂、锅炉原水方式是利用化石燃料等方式加热,而在电厂或锅炉的周边常有大量的余废热量弃于环境中或作低效率应用,造成能源的浪费,不符合温度对口,梯次利用能源的用能原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加热电厂及锅炉原水的方法对电厂及锅炉原水加热的系统,它利用电厂或锅炉的周边大量的弃于环境中或作低效率应用余废热量进行回收加热电厂、锅炉原水,符合温度对口、品位对应、梯次利用的用能原则。
附图说明:
图1是原系统原水加热流程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5是原系统原水加热流程②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
1、原系统凝水余热回收加热装置一;2、原系统生水加热装置;3、原系统原水除盐装置;4、原系统凝水余热回收加热装置二;5、原系统高温余热回收加热装置;6、原系统低温除氧装置;7、原系统凝水除盐装置;8、原系统凝水回收管道;9、原水管道;10、原系统原水加热装置热流管道;11、原系统原水加热装置冷流管道;12、原系统高温余热回收装置热流管道;13、原系统高温余热回收装置冷流管道;14、原系统低温除氧装置热流管道;15、低温余废热原水加热装置;16、低温余废热凝水加热装置、17高温余废热热泵加热装置;18、低温余废热原水加热装置热流管道;19、低温余废热原水加热装置冷流管道;20、低温余废热凝水加热装置热流管道;21、低温余废热凝水加热装置冷流管道;22、高温余废热热泵加热装置热流管道;23、高温余废热热泵加热装置冷流管道;24、中温余废热原水加热装置;25、中温余废热原水加热装置热流管道;26、中温余废热原水加热装置冷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原系统原水加热流程①,如图1所示,原系统凝水回收管道8依次连通原系统凝水余热回收加热装置二4、原系统凝水余热回收加热装置一1、原水管道9。所述的原水管道9依次连通原系统凝水余热回收加热装置一1、原系统生水加热装置2、原系统原水除盐装置3、原系统凝水余热回收加热装置二4、原系统凝水回收管道8、原系统 高温余热回收加热装置5、原系统低温除氧装置6。所述的原系统生水加热装置2分别连通原系统原水加热装置热流管道10和原系统原水加热装置冷流管道11。所述原系统高温余热回收加热装置5分别连通原系统高温余热回收热流管道12和原系统高温余热回收冷流管道13。所述的原系统低温除氧装置6连通原系统低温除氧热流管道14。
工作过程:
凝水由原系统凝水回收管道8到原系统凝水余热回收加热装置二4进行放热降温,再由原系统凝水回收管道8至原系统凝水余热回收加热装置一1进行再次放热后,再经原系统凝水回收管道8至原水管道9与原水管道9中的原水混合,混合水经原水管道9至原系统高温余热回收加热装置5加热升温,最后经原水管道9进入原系统低温除氧装置6。
原水经原水管道9到原系统凝水余热回收加热装置一1加热升温,再由原水管道9至原系统生水加热装置2再次加热到设定温度,经原水管道9到原系统原水除盐装置3进行水处理,再由原水管道9到原系统凝水余热回收加热装置二4再次加热升温后,与原系统凝水回收管道8中的凝水混合,混合水经原水管道9至原系统高温余热回收加热装置5继续加热升温,最后经原水管道9进入原系统低温除氧装置6,完成一个原水加热及水处理过程。
实施例1
一种新型加热电厂及锅炉原水的系统,如图2所示,原系统凝水回收管道8连通原水管道9。所述的原水管道9依次连通低温余废热原水加热装置15、原系统原水除盐装置3、原系统凝水回收管道8、原系统高温余热回收加热装置5、原系统低温除氧装置6。所述的低温余废热原水加热装置15分别连通低温余废热原水加热装置热流管道18和低温余废热原水加热装置冷流管道19。所述原系统高温余热回收加热装置5分别连通原系统高温余热回收热流管道12和原系统高温余热回收冷流管道13。所述的原系统低温除氧装置6连通原系统低温除氧热流管道14。
工作过程:
凝水经原系统凝水回收管道8至原水管道9与原水管道9中的原水混合,混合水经原水管道9至原系统高温余热回收加热装置5加热升温,最后经原水管道9进入原系统低温除氧装置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克秀;吕天一,未经陈克秀;吕天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19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