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切机通风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2360.0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9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龚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斯特(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00 | 分类号: | B26D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16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切机 通风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切机相关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切机通风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有一些亚洲客户的工厂环境为高热、高湿的,模切机的内部会遭遇一些冷凝现象。冷凝现象产生的冷凝水曾一直损坏模切设备中的模切补压纸,迫使客户定期更换新的模切补压纸。
对于客户的作业也来说,创建模切补压纸是必须的、也是非常耗时的一步操作,重新更换补压纸的工作大大降低了客户的生产效率。这也迫使客户总是挑选经验丰富的操作员进行这样的操作,从另一个方面也增加了客户的人力成本。
为了解决这样的冷凝现象,现有技术中采用在机器的周围制造干冷空气,但是该方案不具备可实施性,因为这对客户会造成巨大的成本,并且为一个纸箱加工厂制冷会消耗大量能源,与环保的理念相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彻底解决了模切机的散热通风问题、实现成本小、提高了模切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的模切机通风散热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模切机通风散热装置,所述的模切机包括模切部和收纸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散热装置包括第一空气流入开口护板、第二空气流入开口护板、空气流入上方护板和空气流出顶板,所述的第一空气流入开口护板、第二空气流入开口护板均设在模切机的模切部入口,所述的空气流入上方护板设在模切机的模切部入口上方,所述的空气流出顶板设在模切机的收纸部上方。
所述的第一空气流入开口护板为L形结构,并设有三组通风单元。
每组通风单元由多条平行的通风孔构成。
所述的第二空气流入开口护板为矩形结构,并设有多个长方形通风孔。
所述的空气流入上方护板为矩形机构,并设有8组正方形通风单元。
所述的正方形通风单元由多条斜向设置的长方形通风孔组成。
所述的空气流出顶板为矩形结构,并设有2组矩形通风单元。
所述的矩形通风单元由多个多条平行设置的长方形通风孔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彻底解决了模切机的散热通风问题,通过设置通风孔,根据对流原理(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产生一个自然气流,将机器内的湿气带出;
2、实现成本小,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因为本发明不使用风扇、吹风机或者其它用电设备,也利于对已安装机器设备的整改;
3、提高了模切机的工作效率,采用本发明装置后补压纸没有再被损坏过,机器的整体生产效率得到了改进。
4、降低了人力成本,可以安排经验丰富的操作员启动一项生产任务,后续批产交由普通操作工执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气流入开口护板安装在模切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气流入上方护板安装在模切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气流出顶板安装在模切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模切机通风散热装置,所述的模切机包括模切部和收纸部,所述的通风散热装置包括第一空气流入开口护板1、第二空气流入开口护板2、空气流入上方护板3和空气流出顶板4,所述的第一空气流入开口护板1、第二空气流入开口护板2均设在模切机的模切部入口,所述的空气流入上方护板3设在模切机的模切部入口上方,所述的空气流出顶板4设在模切机的收纸部上方。
所述的第一空气流入开口护板1为L形结构,并设有三组通风单元11。每组通风单元由多条平行的通风孔构成。
所述的第二空气流入开口护板2为矩形结构,并设有多个长方形通风孔21。
所述的空气流入上方护板3为矩形机构,并设有8组正方形通风单元31。所述的正方形通风单元由多条斜向设置的长方形通风孔组成。
所述的空气流出顶板4为矩形结构,并设有2组矩形通风单元41。所述的矩形通风单元由多个多条平行设置的长方形通风孔组成。
本发明通过设置通风孔,根据对流原理(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产生一个自然气流,将机器内的湿气带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斯特(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博斯特(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23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缀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抗毒蕈碱3型受体第一环抗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