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层气排采井撬装集成流程装置及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2526.9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7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泰和油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34;E21B4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张国文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层气 排采井撬装 集成 流程 装置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煤矿煤层气的排采施工技术,尤其是煤层气排采井撬装集成流程装置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在煤层气的排采施工过程中,两相分离器以及排采流程是排采地面设施的重要部分,通常在经过分离器后分为气路和水路两条,常规两相分离器价格昂贵,加工难度大,流程的设计不规范。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气路和水路为一体的煤层气排采井撬装集成流程装置及应用方法,它克服了目前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本体、储液罐、水表、排液调节器、压力表、过滤器、阀门、气表、流量调节阀、呼吸式液位调节阀、浮球、出口排污一体阀、排污阀、水出阀连接而成,在本体上安装着储液罐,在储液罐的外边安装着排液调节器,储液罐、排液调节器的中间安装着双路水表;在本体排气管道上从右至左顺序安装着压力表、过滤器、阀门、气表、流量调节阀;在储液罐内安装着呼吸式液位调节阀和出口排污一体阀,在罐体上连接着出口排污一体阀,在出口排污一体阀上安装着排污阀和出水阀。
本发明的应用方法是:当储液罐内液位下降时,浮球下降,让出呼吸通道,实现呼吸功能,少量气体可通过通道实现交换;当储液罐内液位逐步升高时,浮球上升至预定位置时,关闭呼吸通道,增加了排水压力,防止液位继续升高导致溢罐的发生;针对煤层气排采井的产水量变化范围大的特点,设计了双路水表计量,在流量很小的情况下,使用单路计量;在流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可同时双路进行计量,为了保证计量准确,前后可调节的排液调节器提高了水表计量时的充满系数,保证计量准确。
本发明的意义是:本发明简化了分离器结构,使其成为不承压容器,并集成气路和水路为一体,小巧便捷,安装运输维修方便,成本低廉,方便各种数据的电子采集和人工采集,缩短了施工现场流程加工和连接时间,提高了施工时效;提高了计量精度;大大提高了流量计量范围;减少了调整流量计的工序;提高了水表计量时的充满系数,保证计量准确;水表的拆卸和更换更加方便;由于出口排污一体阀的设计,现场只需连接水进出口即可,更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图1为煤层气排采井撬装集成流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 2、储液罐 3、水表 4、排液调节器 5、压力表 6、过滤器 7、阀门 8、气表 9、流量调节阀
图2为呼吸式液位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呼吸式液位调节阀 11、浮球
图3为呼吸式液位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呼吸式液位调节阀 11、浮球
图4为出口排污一体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2、出口排污一体阀 13、排污阀 14、水出阀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发明是由本体1、储液罐2、水表3、排液调节器4、压力表5、过滤器6、阀门7、气表8、流量调节阀9、呼吸式液位调节阀10、浮球11、出口排污一体阀12、排污阀13、水出阀14连接而成,在本体1上安装着储液罐2,在储液罐2的外边安装着排液调节器4,储液罐2和排液调节器4的中间安装着双路水表3;在本体1排气管道上从右至左顺序安装着压力表5、过滤器6、阀门7、气表8、流量调节阀9。
实施例2、在储液罐2内安装着呼吸式液位调节阀10和出口排污一体阀12,在呼吸式液位调节阀10上安装着浮球11;在出口排污一体阀12上安装着排污阀13和出水阀14。
实施例3、本发明的应用方法是:当储液罐2内液位下降时,浮球11下降,让出呼吸通道,实现呼吸功能,少量气体可通过通道实现交换;当储液罐2内液位逐步升高时,浮球11上升至预定位置时,关闭呼吸通道,增加了排水压力,防止液位继续升高导致溢罐的发生;针对煤层气排采井的产水量变化范围大的特点,设计了双路水表3计量,在流量很小的情况下,使用单路计量;在流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可同时双路进行计量,为了保证计量准确,前后可调节的排液调节器提高了水表计量时的充满系数,确保计量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泰和油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濮阳泰和油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25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闭孔发泡陶瓷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显示控制设备、显示控制方法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