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及其训练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3034.1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4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春;陈剑;王笃明;季一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红春 |
主分类号: | A63B23/08 | 分类号: | A63B23/08;A61H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踝关节 神经 肌肉 控制 训练器 及其 训练 方法 | ||
1.一种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包括鞋掌固定本体和固定脚掌用的系带,系带与鞋掌固定本体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支撑体,所述的支撑体包括一个连接平面,所述鞋掌固定本体上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所述支撑体的连接平面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支撑体的连接平面与鞋掌固定本体的底面平行,所述连接件与一个所述的连接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体还包括一个曲面,所述曲面的边缘与所述连接平面的边缘连接,所述支撑体整体呈半椭球体、半球体或球缺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带的端部设置有子母扣,所述连接件为连接绳或连接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掌固定本体上还设置有防止脱落的阻尼螺丝或止位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掌固定本体中部的侧缘向上凸起,鞋掌固定本体整体呈弓形,所述鞋掌固定本体上敷设增加摩擦力的纹路和砂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支撑体的高度数值呈等差数列降低,若干个支撑体的体积数值呈等比数列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支撑体上设置有压电发光装置、发声装置或计数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中与地面接触部敷设有由橡胶橡皮或尼龙制成的减震材料层。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掌固定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第四连接孔、第五连接孔、第六连接孔、第七连接孔、第八连接孔、第九连接孔和第十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在鞋掌固定本体上对应脚掌前部中心处位置,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在鞋掌固定本体上对应脚弓中心处位置,所述第三连接孔设置在鞋掌固定本体上对应小腿胫骨处位置,所述第四连接孔设置在鞋掌固定本体上对应脚跟后部中心处位置,所述第五连接孔和第六连接孔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孔的两侧,所述第七连接孔和第八连接孔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孔的两侧,所述第九连接孔和第十连接孔分别设置在第三连接孔的两侧。
10.一种踝关节神经肌肉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进行关节活动热身,然后穿戴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然后依次进行高控制强度低力量强度训练、低控制强度高力量强度训练、高控制强度低力量强度训练和恢复性牵拉肌肉训练;
高控制强度低力量强度训练:调整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将支撑体的支撑点集中在下肢胫骨垂直线处,即将支撑体分依次与鞋掌固定本体上的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十连接孔和第九连接孔连接,每调整完一次调整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均穿戴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进行一次低力量强度训练,低力量强度训练每次3至5分钟,高控制强度低力量强度训练总共为12至15分钟;
低控制强度高力量强度训练:调整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将支撑体的支撑点集中在下肢胫骨垂直线外,即将支撑体分依次与鞋掌固定本体上的第一连接孔、第四连接孔、第六连接孔、第七连接孔和第八连接孔连接,每调整完一次调整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均穿戴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进行一次高力量强度训练,高力量强度训练每次3至5分钟,低控制强度高力量强度训练总共为12至20分钟;
高控制强度低力量强度训练:调整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将支撑体的支撑点集中在下肢胫骨垂直线处,即将支撑体分依次与鞋掌固定本体上的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十连接孔和第九连接孔连接,每调整完一次调整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均穿戴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进行一次肌肉放松和控制力加强训练,肌肉放松和控制力加强训练每次2至3分钟,高控制强度低力量强度训练总共为5至10分钟;
恢复性牵拉肌肉训练,摘除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器,进行恢复性牵拉肌肉,总共训练5至8分钟;
本训练方法的训练频率为每周3至4次;每次的训练时间为0.5至1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红春,未经杨红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30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槽角V形下托辊架
- 下一篇:液压自动下调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