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弃薄膜的过渡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3144.8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0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世铭 |
主分类号: | B65H23/26 | 分类号: | B65H23/26;B65H23/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 薄膜 过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设计领域,具体涉及废弃薄膜的过渡机构。
背景技术
一种商品能否有良好的销售业绩必须经过市场的检验。在整个市场营销过程中,包装担任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用自己特有的形象语言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去影响消费者的第一情绪,在消费者第一眼看到它时就对它所包装的产品产生兴趣。它既能促进成功也能导致失败,没有彰显力的包装会让消费者一扫而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广大消费者已日趋成熟和理性,市场逐渐显露出“买方市场”的特征,这不但加大了产品营销中的难度,同时也使包装设计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驱使产品的包装把握大众的消费心理,朝着更加科学、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包装盒设计完成后都需在其上设计图案,现今在对很多包装盒上的图案进行设计时,预先在薄膜上设计一层图案,再通过热转印的方式转印在包装盒上。薄膜上的图案转印后,废弃薄膜通过一个平行于转印平台的旋转机构进行缠绕。现今旋转机构平行转印平台,易影响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废弃薄膜的过渡机构,能够实现对废弃薄膜进行缠绕的同时还不会影响转印平台的正常工作,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废弃薄膜的过渡机构,包括连接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限位套环,所述的连接杆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相互平行且均固定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所述的第二横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套环,两个限位套环之间有一段距离。
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长度是第二连接杆长度的两倍。
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通孔。
所述的第二横杆上两个限位套环到相邻连接杆之间的距离相等。
所述的第二横杆上两个限位套环之间的距离为第二横杆长度的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发明只需让第一连接杆连接在热印机上,并且第一连接杆的位置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旋转,克服了现今旋转机构平行转印平台易影响作业的缺陷。
2、 两个限位套之间的间距与废弃薄膜的宽度相适应,废弃薄膜在缠绕前绕过该机构两个限位环套之间的区域,进而将废弃薄膜拉紧,在同一个机构上能收集更多的废弃薄膜,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第一连接杆;2、第一横杆;3、限位套环;4、第二横杆;5、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连接杆、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4和限位套环3,所述的连接杆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1的长度是第二连接杆5长度的两倍,第一连接杆1的上端设置有通孔。
本实施例的第一横杆2和第二横杆4相互平行且均固定在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5之间,第二横杆4上两个限位套环3到相邻连接杆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二横杆4上两个限位套环3之间的距离为第二横杆4长度的1/3。本实施例的第二横杆4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套环3,两个限位套环3之间有一段距离。
通过第一连接杆上设置的通孔与热印机连接,薄膜上的图案转印后,废弃薄膜通过该机构第二横杆上设置的两个限位套环进行缠绕,进而将废弃薄膜拉紧,实现对废弃薄膜的收集。其中的热印机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的部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任意方向的旋转,能够在不影响转印平台工作的情况下实现对废弃薄膜的收集,使用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如上所述便可实现该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世铭,未经陈世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31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桌子的门
- 下一篇:带信件投递口的防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