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智能保险箱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3657.9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3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卢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茂安防设备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G1/10 | 分类号: | E05G1/10;E05G1/02;B60R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8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智能 保险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智能保险箱。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开始进入千家万户,随着汽车的普及,车内物品偷盗事件也越来也多。盗贼除了盗窃放置于汽车内部的手机、提包、手提电脑等贵重物品以外,还常常甚至专门盗窃汽车后备箱内的备胎,给车主带来极大的损失与不便。而现在人们使用的汽车保险箱通常只具备简单的物品保存功能,在一些暴力的破坏工具面前无法起到应有的保护功能。汽车的备胎通常放置在汽车后备箱内底板的下部,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在汽车后备箱底。现在的汽车保险箱通常为圆柱形放置于汽车备胎的内部,虽然不会占据车厢内的空间,但是使用时非常的不方便,需要掀开上层的盖板后进行操作。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作为一种常用通讯工具,手机通常会随身携带,同时现在手机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可以方便的添加其它的应用程序。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在汽车后备箱内部,使用电子设备与手机相连,可报警提醒的车载智能保险箱。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车载智能保险箱装于汽车后备箱内部,包括底箱座、盖体、智能锁体;所述底箱座为长方形状,其上方有半遮蔽的上板,所述盖体与所述上板铰接,所述智能锁体装于所述盖体的中间位置,其内部装有可与手机相联通的电子发射接收装置;所述底箱座通过螺纹结构与备胎中间的螺纹件相连,其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底箱座底板的偏一侧位置。
作为优选,本车载智能保险箱的总高度为12cm到25cm之间。
作为优选,本车载智能保险箱的总高度为14cm到20c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底箱座与所述上板的铰接处与所述上板的上平面相平。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与底箱座的棱角处采用圆滑过渡。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锁体为数字密码锁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锁体为指纹密码锁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车载智能保险箱的盖体、底箱座之间通过智能锁体实现锁扣连接,所述智能锁体可以与手机进行通讯,在盖体被非正常打开时,智能锁体会向手机发出报警信号,提醒人们注意,使得该智能保险箱使用时更加安全。所述底座箱通过螺纹结构固定于汽车后备箱中轮胎中间的螺纹柱上,该固定结构只能从所述底箱座内部才能卸下,这样在该车载智能保险箱装对备胎起到锁定作用,可以防止汽车备胎被盗。同时所述底座箱的固定点位于所述底箱座底板的偏一侧位置,这样使得底箱座内部的物品的放置更加方便,同时可以防止在汽车运行时所述底箱座松动产生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车载智能保险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箱座的俯视图,
图3是本车载智能保险箱与备胎放置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中实施例所示,本车载智能保险箱,它装于汽车后备箱内部,包括底箱座1、盖体2、智能锁体3;所述底箱座1为长方形状,其上方有半遮蔽的上板11,所述盖体2与所述上板11铰接,所述智能锁体3装于所述盖体2的中间位置,其内部装有可与手机相联通的电子发射接收装置;在所述底箱座1对应所述智能锁体3位置装有锁座,二者结合可以实现锁合功能。所述底箱座1通过螺纹结构与备胎中间的螺纹件相连,其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底箱座1底板的偏一侧位置。
本车载智能保险箱的盖体2、底箱座1之间通过智能锁体3实现锁扣连接,所述智能锁体3可以与装有特定软件的智能手机之间实现通讯连接,所述智能锁体3内部的发射接收装置具有GPS卫星定位功能,并且可以将定位信息发送到手机上,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地图模式确定该保险箱的具体位置。这样人们也可以通过手机了解汽车的时时运行信息。这样使得该车载智能保险箱被整体的偷走时也可以通过该GPS卫星定位功能快速找回。同时该保险箱在盖体2被非正常打开或者出现较强烈的震动时,智能锁体3都会向手机发出报警信号,提醒人们注意,人们的手机通常会随身携带,这样可以保证该智能保险箱使用时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茂安防设备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英茂安防设备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36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棒状小吃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面组合物及平衡发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