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辅助动力单元滑油冷却器性能监控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3876.7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0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顾祝平;丁慧锋;郑逢亮;吴家驹;陈磊;黄磊;章海龙;王炳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1/00 | 分类号: | B64D41/00;B64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11313 | 代理人: | 孟锐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天***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辅助 动力 单元 冷却器 性能 监控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部件性能的监控方法,特别地,涉及一种飞机辅助动力单元滑油冷却器的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机载辅助动力单元(Airborne Auxiliary Power Unit),简称辅助动力单元APU,是安装在飞机尾部的一台小型涡轮发动机。APU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电源和气源,也有少量的APU可以向飞机提供附加推力。具体来说,飞机在地面上起飞前,由APU供电来启动主发动机,从而不需依靠地面电、气源车来发动飞机。在地面时,APU还提供电力和压缩空气保证客舱和驾驶舱内的照明和空调。在飞机起飞时,APU可作为备用电源使用。在飞机降落后,仍由APU供应电力照明和空调。APU的功能决定了其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飞机的飞行成本和服务质量。
APU滑油冷却器是APU的重要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APU的运行。滑油冷却器运行不良很可能导致APU停车,甚至飞机停飞。一旦出现停飞,事后的维护和检修成本很高。APU滑油冷却器现有的维护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周检,也就是每周对滑油温度进行计算,检查是否超过限定滑油温度。但是,此种方法对滑油超温有可能会发生漏检,无法避免APU停车事故的发生。另一种方式是依据可靠性统计数据对滑油冷却器进行定期检查。虽然此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APU因滑油冷却器性能下降导致的APU停车,但固定期限更换或维护,消耗航材成本较多,也不利于降低维修成本。
因此,本领域存在一种对于有效监控APU滑油冷却器性能方法的需求,使得系统在滑油冷却器出现异常时进行报警。这样对APU滑油冷却器的故障既不会出现漏检也不会出现过度维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辅助动力单元APU滑油冷却器的监控方法,包括:获取一时间段内APU报文;根据所述APU报文获取所述APU滑油冷却器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滑油温度OTA以及负载压气机进口温度LCIT;通过以下公式获得修正后的滑油温度OT:修正后滑油温度OT=滑油温度OTA-负载压气机进口温度LCIT;以及根据所述修正后滑油温度OT相对于时间的变化趋势确定所述APU滑油冷却器的性能处于稳定期,衰退期,或故障期。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APU滑油冷却器的性能处于稳定期,衰退期,或故障期的步骤包括:响应于所述变化趋势小于衰退阈值,确定所述APU滑油冷却器的性能处于稳定期;响应于所述变化趋势大于所述衰退阈值且小于故障阈值,确定所述APU滑油冷却器的性能处于衰退期;以及响应于所述变化趋势大于所述故障阈值,确定所述APU滑油冷却器的性能处于故障期。
如上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所述APU滑油冷却器处于稳定期时所述修正后滑油温度OT相对于时间的稳定变化趋势;其中,所述衰退阈值大约为所述稳定变化趋势的1.5-2.5倍,故障阈值大约为所述稳定变化趋势的5-7倍。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衰退期进一步包括严重衰退期,严重衰退阈值介于衰退阈值与故障阈值之间,响应于所述变化趋势大于严重衰退阈值且小于所述故障阈值,确定所述APU滑油冷却器的性能处于严重衰退期;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所述APU滑油冷却器处于稳定期时所述修正后滑油温度OT相对于时间的稳定变化趋势;其中,所述严重衰退阈值大约为所述稳定变化趋势的2.5-5倍。
如上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时间为APU在翼时间TSR。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间段约为5-10天。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时间段内获取大约20-30个APU报文。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PU报文经触发以获取APU负载处于峰值时的所述运行参数。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多个所述APU报文经触发以获取相同APU负载下的所述运行参数。
如上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所述滑油温度OTA超过第一门限值,输出告警信号。
如上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所述修正后滑油温度OT超过第二门限值,输出告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3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板型件适航验证试验防失稳结构
- 下一篇:农用多旋翼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