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黄孢原毛平革菌固态发酵中木质素降解的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4148.8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9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08 | 分类号: | C12N9/08;A01G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原毛 平革菌 固态 发酵 木质素 降解 技术 | ||
1.一种增强黄孢原毛平革菌固态发酵中木质素降解的技术,其特征在于以黄孢原毛平革菌为出发菌株,发酵秸秆原料,进行试管扩大培养、液体摇瓶培养、一级种子培养和固体发酵培养,得到含有锰过氧化物酶的黄孢原毛平革菌固体发酵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黄孢原毛平革菌固态发酵中木质素降解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用的菌种是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任何一种菌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黄孢原毛平革菌固态发酵中木质素降解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原料玉米秸秆、稻草秸秆、麦秸秆、高粱秸秆、大豆秸秆、棉花秸秆,秸秆首先经过粉碎,过20~100目的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黄孢原毛平革菌固态发酵中木质素降解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菌种培养基为:麸皮与水按1:0.5~3(质量比)比例混匀, pH自然,分装500mL三角瓶,每瓶80~200g,110~135℃灭菌30~18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黄孢原毛平革菌固态发酵中木质素降解的技术,其特征在于二级扩大菌种培养基为玉米芯与水按1:0.5~4(质量比)比例混匀,然后加入玉米芯和水总重量的0~5%黄豆饼粉,0~5%玉米浆(质量比),混合均匀,pH自然,110~130℃灭菌30~18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黄孢原毛平革菌固态发酵中木质素降解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固态发酵培养基为:秸秆,过氧化氢和水按1:0.2~1:0.5~4(质量比)混合均匀,反应3~24小时,加入玉米芯、过氧化氢和水总重量的0~5%黄豆饼粉,0~5%玉米浆(质量比),即为发酵培养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黄孢原毛平革菌固态发酵中木质素降解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菌种培养工艺为,接种一环黄孢原毛平革菌试管斜面孢子于装有20~100g一级菌种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20~50℃,静置培养24~120小时;其中所述的二级菌种扩大培养工艺为一级菌种按1:5~100的比例(菌种与二级扩大菌种培养基重量比)接种二级扩大菌种培养基上,混合均匀,平铺于固态发酵床上培养,培养料厚度4~40cm,料宽0.5~2米,长度不限,通气量为0.3~1.5:1(气体体积/发酵培养基重量)/分钟,培养时间为3~23天,中途翻料1~2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黄孢原毛平革菌固态发酵中木质素降解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控制纤维素降解的秸秆木质素降解发酵工艺为:二级菌种按1:5~100的比例(菌种与固体发酵培养基重量比)接种到固体发酵培养基上,混合均匀,平铺于固态发酵床上培养,培养料厚度4~40cm,料宽0.5~2米,长度不限,通气量为0.3~1.5:1(气体体积/发酵培养基重量)/分钟,培养时间为10天~60天,中途翻料1~5次;
采用此工艺采用固态发酵,并且原材料不经高温高压处理,这样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浪费资源;
木质素降解率可以达到75~98%,纤维素降解率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41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