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4149.2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6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民;郑建勇;施博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用于触摸屏上的触摸动作的识别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容式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电话与触摸导航系统等各种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和多样化的发展,在液晶等显示设备的前面安装透光性的触摸屏的电子设备逐步增加。这样的电子设备的使用者通过触摸屏,一边对位于触摸屏背面的显示设备的显示内容进行视觉确认,一边利用手指或笔等方式按压触摸屏来进行操作。由此,可以操作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
按照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介质的不同,现有的触摸屏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以及表面声波式。其中电容式触摸屏因敏感度较高、所需触碰力度较小而应用较为广泛。
电容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人手触摸改变了触摸屏的电容分布,通过检测该触摸屏的电容分布即可检测出触摸点的触摸位置。然而,当手指与触摸屏不直接接触,而是间隔一绝缘层(如手套)时,触摸屏无法识别这种触摸,造成触摸屏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作用于触摸屏上的触摸动作的识别方法,即使在手指与触摸屏之间间隔一绝缘层时也可识别这种触摸。
一种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所述触摸屏为一互感电容式触摸屏,该触摸屏包括多个感测点,该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定一第一阈值T1及一第二阈值T2,其中,T2<T1;感测触摸屏上的触摸输入信号,获取具有最大输出信号值Cpeak的感测点A的坐标信号,以及获取离感测点A最近的四个感测点的信号值C1、C2 、C3、C4;将Cpeak与T1和T2进行比较,当Cpeak≧T1,将上述触摸输入信号识别为直接触摸,当Cpeak<T2,则识别为未被触摸,当T2≦Cpeak<T1,则进行以下步骤:设定一第三阈值T3;将Ct与T3进行比较,其中,Ct=Cpeak+C1+C2+C3+C4,当Ct≧T3,将上述触摸输入信号识别为绝缘触摸输入,当Ct<T3,则识别为未被触摸。
通过本发明的触摸识别方法,使触摸屏不仅可检测到裸露的手指的触摸,也可识别出戴手套的手指触摸,使用户能够方便的在戴手套的情况下使用触摸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IC检测到的触摸屏信号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例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摸屏触摸识别方法。
本发明所述触摸屏适用于各种互感电容式触摸屏,下面首先对本发明适用的互感电容式触摸屏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所述互感电容式触摸屏10包括:一驱动层12、一传感层14及一与所述驱动层12和传感层14电连接的集成电路(IC),所述驱动层12和传感层14间隔且相对设置。
所述驱动层12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相互间隔的驱动电极120。所述传感层14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相互间隔的传感电极140。所述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该多个传感电极140与该多个驱动电极120相互绝缘正交设置,且该每个驱动电极120与每个传感电极140相互绝缘交叉的交叉位置形成互感电容。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极120为相互间隔且平行排列的条形电极,所述传感电极140为相互间隔且平行排列的条形电极。可以理解,所述驱动电极120及传感电极140的具体形状不限,可采用现有互感电容式触摸屏的电极形状。所述驱动电极120及传感电极140的材料可为氧化铟锡(ITO)或碳纳米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41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触控屏和电容触控屏上的触摸位置检测方法
- 下一篇:输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