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绞对角度调整装置的绞对收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4317.8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0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朱锦洲;陈静;张忠贵;冯帆;赵广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周希良;徐关寿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调整 装置 收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工电缆或线缆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绞对角度调整装置的绞对收线机。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和通讯电缆是我国出口产品的第二大支柱产品,一根大的电缆由多根或者多对小的电缆以一定的螺旋距离绞合而成,以改善电缆的抗弯曲能力和提高电子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如当需要绞合线缆时,这样用以绞对的机器便应用而生,现有的绞对收线机最大的缺点是结构设置不合理,绞对的角度方向是定死的,收线时绞对角度无法根据线缆的需要进行调整,造成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容易造成线缆断裂,绞对时稳定性差,容易在绞对的过程中对线缆造成损伤,加工出来的线缆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靠,工作效率高,能手动调整绞对角度的绞对角度调整装置的绞对收线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绞对角度调整装置的绞对收线机,包括机架和机座,机架设置在机座上,所述的机架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主轴部件和右主轴部件,在左主轴部件和右主轴部件之间设置有摇篮组件,所述的摇篮组件包括有对称分布在左主轴部件和右主轴部之间的绞弓、绕线盘固定架以及排线部件,其特征是:所述的左主轴部件以及右主轴部件输出端上均设置有第一线缆绞对角度调整机构,所述的绞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线缆绞对角度调整机构,线缆经左主轴部件和右主轴部件输出再经摇篮组件中的绞弓绞成成股线缆,然后输送排线部件上将绞对好的成股线缆整齐地排布在绕线盘固定架上的绕线盘。
为优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
在上述的一种绞对角度调整装置的绞对收线机中,所述的第一线缆绞对角度调整机构包括前固定板、后固定板、手控操作部件、移动连接轴,第一弧度杆以及第二弧度杆,所述的后固定板上开设有弧度槽,所述的移动连接轴的一端位于弧度槽内,另一端同时穿过第一弧度杆和第二弧度杆与手控操作部件连接,所述的手控操作部件安装在前固定板上。
在上述的一种绞对角度调整装置的绞对收线机中,所述的手控操作部件包括带动弧度杆、操作手柄以及小齿轮,所述的带动弧度杆上具有与小齿轮相啮合的弧度齿口,移动连接轴与同时穿过第一弧度杆和第二弧度杆与带动弧度杆固定连接,操作手柄与小齿轮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绞对角度调整装置的绞对收线机中,所述的多个第二线缆绞对角度调整机构均匀间隔的排布在绞弓的内侧面上,所述的第二线缆绞对角度调整机构包括调整块,穿线滚轮架以及调整槽,所述的穿线滚轮架固定在调整块上,所述的调整块设在调整槽上并能够沿调整槽转动角度。
在上述的一种绞对角度调整装置的绞对收线机中,所述的左主轴部件包括左主轴以及左同步电机,左同步电机与左主轴连接,左主轴与摇篮组件的左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右主轴部件包括右主轴以及右同步电机,右同步电机与右主轴连接,右主轴与摇篮组件的右部固定连接,在机座上设置有同步轴,左同步电机和右同步电机分别设置有左同步带和右同步带,左同步电机通过左同步带连接在同步轴的左端部,右同步电机通过右同步带连接在同步轴的右端部。
在上述的一种绞对角度调整装置的绞对收线机中,所述的排线部件包括排线轮、排线丝杆以及排线驱动电机,所述的排线轮套设在排线丝杆上,排线轮位于绕线盘固定架上部,排线丝杆通过排线驱动电机旋转使得排线轮左右运动将绞对好的成股线缆均匀排布在绕线盘固定架的绕线盘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线缆绞对角度调整机构,这样通过收线时就可以根据线缆的需要进行绞对角度调整,克服了原有容易造成线缆断裂,绞对时稳定性差等缺点,不会在绞对的过程中对线缆造成损伤,保证了线缆绞对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绞对角度调整装置的绞对收线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线缆绞对角度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绞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绞弓中单个第二线缆绞对角度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4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