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备用电源车衣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5305.7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8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喜燕;张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昱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H01L31/058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备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附件技术领域,涉及光伏备用电源车衣。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车衣防护性能差,当车子处于露天情况下,经常会被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夏季车内温度过高,在高温状态下车体表面很容易老化腐蚀,影响外观寿命;冬季则起不到保温作用,增加车子预热时间;此外,现有车衣质量过轻,与车体不能紧密贴合,抗风性差;最后,现有的车衣难以快速收纳,占用车尾箱大量空间。
再者,现有的车载备用电源充电麻烦:一则,一般车库内都不设置车载备用电源充电装置,需要移动至有市电的地方;二则,现有汽车的充电口均需要从点烟器的接口取电,并需要逆变电装置,结构复杂且易对车辆设备的安全造成隐患;三则,直接从汽车取电,需要汽车发动机处于运行状态,内耗大、费油、提供的电压低且转化效率低,不环保也不能长久使用发动机。
基于上述原因,很多车子不配备备用电源,或者因配备的车载备用电源长期未充电而无法使用。这就导致在车子出现意外故障不能点火时,或是夜里需要紧急状态的照明,以及司机及乘客所带用电器电量不足急需外接电源时,缺乏车载备用电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能提供一种既能隔热防护车辆,又能发电储能,且环保便捷的装置,将极大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车衣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备用电源车衣,其具体结构如下:
光伏备用电源车衣,包括车衣本体1,还设有柔性太阳能光伏组件2和控制储能组件,其中,柔性太阳能光伏组件2埋设于车衣本体1内部或铺设于车衣本体1的外表面;控制储能组件由微型充放电控制器31、储能蓄电池32和输出接口33三部分组成;其中,柔性太阳能光伏组件2的电力输出端与微型充放电控制器31的电力输入端相连接;微型充放电控制器31的双向电力端口与储能蓄电池32的双向电力端口相连接;微型充放电控制器31的电力输出端与输出接口33的电力输入端相连接;
车衣本体1为透光且可弯折的塑性材料,且车衣本体1的厚度在1mm至5mm之间;
柔性太阳能光伏组件2负责实现光电的转换;柔性太阳能光伏组件2为由树脂包封的无定形硅材质的光电元件层;柔性太阳能光伏组件2的厚度 4mm、峰值输出功率为30Wp;
控制储能部件设置在车衣本体1的内侧、靠近车尾边缘处;其中,微型充放电控制器31为充放电功能的控制器;微型充放电控制器31具有最大功率跟踪、过充保护和过放保护功能的电流控制器;储能蓄电池32为储存电力用的锂电池,储能蓄电池32的容量为12V/20Ah;储能蓄电池32呈圆柱形,车衣本体1沿储能蓄电池32卷曲和折叠;输出接口33上设有可与取电设备连接的取电接口;
柔性太阳能光伏组件2通过微型充放电控制器31向储能蓄电池32充电;微型控制器31当用电器与输出接口33相连接;
车衣本体1的下缘均布有挂环4,挂环4呈圆环状;挂环4内穿有伸缩绳5,即通过伸缩绳5将所有的挂环4系在一起;通过拉紧挂环4内的伸缩绳5,将与挂环4相连接的车衣本体1下缘开口快速收拢于一处。
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产品的材料厚实,能服贴地覆盖在汽车的表面,防止车衣本体1被外力刮动;
2、本产品的车衣本体1内埋设有柔性太阳能光伏组件2,增加了车衣本体1的重量,避免轻易被风刮起;
3、本产品储能蓄电池32自身重,配合伸缩绳5与挂环4能够避免将车衣本体1刮动;
4、本产品的车衣本体1内埋设有柔性太阳能光伏组件2,能够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更好地解决隔热的问题;
5、本产品的车衣本体1内埋设有柔性太阳能光伏组件2,能够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控制储能部件内,不需要使用燃油驱动发动机供电,绿色、环保、成本低廉;
6、本产品的控制储能部件自带多种接口,不依赖点烟器、逆变器,取电简单、便捷,方便使用;
7、本产品的车衣本体1通过伸缩绳5与挂环4收拢后,可绕在柱状或长条状的储能蓄电池32上,收拢便捷、省事,此外,还配有车衣盒进一步节约存储的空间;
8、本产品结构简单、适合推广与各型号的车辆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产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产品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中的序号为:车衣本体1、柔性太阳能光伏组件2、挂环4、伸缩绳5、微型充放电控制器31、储能蓄电池32、输出接口33。
具体的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昱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昱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53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