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理图片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6341.5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8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子鹏;刘亚珂;江崇科;袁顺;王江娟;刘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蒋欢;王琦 |
地址: | 10012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理 图片 方法 终端设备 服务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管理图片的方法,包括: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并接收所述网络平台返回的第一标识;将所述第一标识加入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或者,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至少用于管理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添加有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和一种服务器。应用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建立图片与该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之间的关联,从而解决无法获取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终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管理图片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产业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以手机为例,终端设备出现了多核心高频处理器、大屏幕、更大的运行内存、高像素的摄像头、支持大的存储空间等特征。用户越来越多地使用手机拍照,并使用手机查看照片。
与此同时,通信技术更是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3G网络和WLAN的普及,使得原本在电脑上才能做的工作在手机等终端设备上也可以轻松完成。用户越来越多地通过终端将包括照片在内的各种图片分享到各种社交网络平台上。例如微博、人人网、开心网、腾讯空间、Facebook等网络平台。
用户向网络平台分享图片之后,各个网络平台都可能对该图片进行评论、转发、下载等。本申请中,将对图片的评论信息、转发信息、下载信息等统称为网络分享信息。终端用户如果要查看互联网用户对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需要登录网络平台才能看到相应的信息。例如,终端相册和社交好友的评论信息相分离,用户在浏览终端相册时,不能看及时到好友评论,需要登录到网络平台才能看到好友评论。此外,当用户将照片分享到不同的网络平台时,也需要分别登录不同的网络平台,分别查看不同网络平台上好友的评论,无法做到一次查看多个网络平台好友的评论。
在现有的终端技术和功能下,用户通过终端将照片分享到网络平台后,网络平台将产生一个可唯一标识该照片的ID,如微博ID或人人照片ID等,为描述简便,本申请将这些ID统称为第一标识,以下简称为“S_ID”。S_ID只能在分享成功之后才分配,在终端分享照片之前,该S_ID用户无法获知。
为解决在终端相册中查看评论信息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是将S_ID、照片名称和评论信息存放在终端的数据库中,通过查询三者的对应关系来完成本地照片和评论信息的绑定,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终端相册查看评论信息。也就是说,只有当照片名称和S_ID对应起来,才能查到相应的评论信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些应用场景下无法获取照片的评论信息。下面以两种典型的应用情景为例进行说明。
1)A用户从某一网络平台上下载B用户分享的照片到A用户的终端设备。
根据现有技术,如前所述的数据库中的对应关系是在用户分享照片的时候建立的。对于A用户从网络上下载的照片,A用户无法获取该照片与S_ID的对应关系,因此,A用户无法获知该照片分享的详细信息,也无法获知该照片被哪些网络平台分享过以及关于该照片的所有评论信息。
2)A用户将分享过的照片拷贝、剪切到新的终端设备,或者发送给B用户。
对于采用上述方式移动的照片,A用户在拷贝照片时无法拷贝其数据库的内容,从而,在新的终端设备或B用户的终端设备里,由于缺少S_ID、照片名称和评论信息三者的对应关系,将导致A用户的新的终端设备或者B用户的终端设备无法获取该照片的评论信息。
由上述可见,当分享过的照片被移动时,无论是从网络平台上下载,还是在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拷贝/剪切,在移动的目标终端设备中都无法查看关于该照片的所有网络分享信息。
因此,有必要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63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