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动态空间成像的结构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6722.3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3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虞力英;李小武;黄金;邵咏秋;张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动态 空间 成像 结构 方法 | ||
1.一种实现动态空间成像的结构,包括透镜阵列激光记录体;其特征是:所述透镜阵列激光记录体的正上方设有用于接收签注激光束并将所述签注激光束扩散的光扩散片(4),所述光扩散片(4)与透镜阵列激光记录体间设有用于分光的光栅(3),签注激光束通过光扩散片(4)扩散并通过光栅(3)分光后在透镜阵列激光记录体内得到若干所需的记录点,透镜阵列激光记录体通过所述记录点再现得到对应的动态空间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动态空间成像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透镜阵列激光记录体包括能量型激光记录材料层(1)及位于所述能量型激光记录材料层(1)上的透镜阵列层(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动态空间成像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透镜阵列层(2)包括微透镜阵列或柱面透镜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动态空间成像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微透镜阵列在能量型激光记录材料层(1)上的排布为正交排布、蜂窝状排布、或位置随机排布;微透镜阵列内的微透镜形成呈圆形或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动态空间成像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光栅(3)包括正交光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动态空间成像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光扩散片(4)位于透镜阵列激光记录体上方3~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动态空间成像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光扩散片(4)上设有用于产生签注激光束的二维振镜系统,所述二维振镜系统包括振镜(5)及F-θ镜(6),所述F-θ镜(6)位于振镜(5)与光扩散片(4)之间。
8.一种实现动态空间成像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实现动态空间成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透镜阵列激光记录体,并在所述透镜阵列激光记录体上方设置光扩散片(4)及光栅(3),所述光栅(3)位于光扩散片(4)与透镜阵列光记录体之间;
(b)、通过光扩散片(4)接收二维振镜系统产生的签注激光束,光扩散片(4)将所述签注激光束扩散,并通过光栅(3)分光后在透镜阵列激光记录体内产生与二维振镜系统所要签注图形对应一致的记录点;
(c)、通过透镜阵列激光记录体内的记录点再现动态空间的签注图形,以得到对应的动态空间成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实现动态空间成像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透镜阵列激光记录体包括能量型激光记录材料层(1)及位于所述能量型激光记录材料层(1)上的透镜阵列层(2);记录点位于能量型激光记录材料层(1)内,在所述透镜阵列层(2)上方能观察到与所述记录点对应的两个或多个动态空间成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实现动态空间成像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光扩散片(4)位于透镜阵列激光记录体上方3~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67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