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干式植物细胞清洁面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6752.4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6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沈毅;李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毅 |
主分类号: | A61K8/99 | 分类号: | A61K8/99;A61K8/97;A61K8/42;A61K8/34;A61Q19/10;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席树文 |
地址: | 721000 陕西省宝鸡市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干 植物 细胞 清洁 面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特别是清洁面膜。
背景技术
大多数的护肤品牌中的清洁面膜,以撕拉式和泥土式为主,此种类型的清洁面膜虽然清洁了肌肤,但是也损伤了对肌肤有宜的表皮组织,用后皮肤感觉很干,甚至会有疼痛的感觉。同时不能很好的对皮肤内部进行保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一改以往的清洁面膜的模式,提供一种不干式的植物细胞清洁面膜。
不干式植物细胞清洁面膜,其特征是有效成分为含有皱波角叉菜萃取物、辣木种子萃取物、母菊植物萃取物、薄荷醇、尿素、二裂酵母溶孢物。
有效成分为含有皱波角叉菜萃取物1.4-1.6%、辣木种子萃取物0.19-0.21%,母菊植物萃取物0.035-0.040%、薄荷醇0.011-0.018%、尿素0.20-0.29%、二裂酵母溶孢物0.4-0.06%。
还加入如下添加剂组分:PEG-6辛酸、PEG40-氢化蓖麻油、红没药醇、丁子香酚、水杨酸苄酯、甘油、丁间二醇、卡波姆、丙二醇、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氢氧化钠、水解糖、EDTA-二钠、天冬氨酸镁、甘氨酸、肌酸、β-丙氨酸、山梨醇。
所述的不干式的植物细胞清洁面膜,其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I相:PEG-6辛酸 2.7-3.3% 、PEG40-氢化蓖麻油 0.9-1.1% 、
红没药醇 0.09-0.11% 、薄荷醇0.011-0.018% 、丁子香酚 0.00002% 、水杨酸苄酯 0.000011% ;
II相:甘油9.20-9.30% 、丁间二醇 7-9%、卡波姆 2.7-3.4% 、 丙二醇 1.50-1.66% 、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 1.4-1.6% 、皱波角叉菜萃取物1.4-1.6%、氢氧化钠 1.4% 、 二裂酵母溶孢物 0.4-0.06% 、尿素 0.20-0.29% 、 辣木种子萃取物 0.19-0.21% 、 水解糖 0.1% 、 EDTA-二钠 0.1% 、 天冬氨酸镁 0.05%、甘氨酸 0.05% 、母菊提取物0.035-0.040% 、肌酸0.01%、 β-丙氨酸 0.01% 、山梨醇 0.0005% 、水加至100%;
将II相组分调和均匀后备用,把I相组分搅拌均匀,然后边搅拌边加入备好的II相组分,搅拌均匀即可。
本发明通过含有的纯天然的植物萃取物皱波角叉菜1.5%和辣木种子萃取物0.2%,母菊植物萃取物0.039%以及薄荷醇0.01%,尿素0.25%,二裂酵母溶孢物0.5%,不仅可以达到清除皮肤污垢和多余皮脂,在10-15分钟的时间内渗透入毛孔深层,调节皮脂腺的分泌功能,防止黑头、粉刺和暗疮的发生的目的。同时调节肌肤水油平衡,用后肤色更加明亮均匀,皮肤触感柔软,光滑并紧绷,清洁的同时还起到了软化角质及补充水分的作用。并且拥有优质的基础成分,不含酒精,不含合成香料,使用更加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组成该不干式植物细胞清洁面膜的各组分的配比如下:
I相:
PEG-6辛酸 3%
PEG40-氢化蓖麻油 1%
红没药醇 0.1%
薄荷醇 0.01%
丁子香酚 0.00002%
水杨酸苄酯 0.000011%
II相:
甘油 9.28%
丁间二醇 8%
卡波姆 3%
丙二醇 1.58%
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 1.5%
皱波角叉菜 1.5%
氢氧化钠 1.4%
二裂酵母溶孢物 0.5%
尿素 0.25%
辣木种子萃取物 0.2%
水解糖 0.1%
EDTA-二钠 0.1%
天冬氨酸镁 0.05%
甘氨酸 0.05%
母菊提取物 0.039%
肌酸 0.01%
β-丙氨酸 0.01%
山梨醇 0.0005%
水 加至100%
制备工艺:将II相组分调和均匀后备用,把I相组分搅拌均匀,然后边搅拌边加入备好的II相组分,搅拌均匀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毅,未经沈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67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