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香荚兰豆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6839.1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9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朱颖;卢金清;郑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黄鹤楼科技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孙林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荚兰豆 药材 挥发性 成分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具体地指一种香荚兰豆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香荚兰豆为兰科香荚兰属植物香荚兰Vanilla planifoli Andrews的成熟果实,原产于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已引进栽培。香荚兰豆具有息风止痉、镇静抗惊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它还具有镇静、抗惊厥、抗氧化及抑菌等药理活性,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醛类、酚类、萜类、酯类、挥发油、糖类及有机酸等。香荚兰豆是一种名贵的天然食品香料,因其丰满、浓郁的香气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食品等领域。
目前,国内对香荚兰豆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仅见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FE-CO2)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法,分析方法多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SFE-CO2法对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差别较大,与物质的极性、沸点和相对分子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对于亲脂性成分萃取较完全,对于中等极性成分(如皂苷、黄酮苷)或极性更大的成分无法萃取。而SDE法的蒸馏温度过高,样品可能发生水解、氧化、酯化或热分解,同时高沸点的组分也难以随水蒸气一起蒸出来。所以二者均不能全面反映样品中挥发性成分的真实组成。
另外,因香荚兰的品种、产地和加工方法的差异导致挥发性成分在组成和含量上的差异,难以对香荚兰豆药材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香荚兰豆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香荚兰豆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挥发性成分:
取香荚兰豆原药材2.0g,剪碎,置于固相微萃取仪顶空瓶中,用带有65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萃取纤维头的手动进样器插入瓶内,90℃平衡30min,再顶空萃取20min,取出,立即插入气相色谱仪进样口,进样口温度为250℃,解吸3min,进样模式为不分流进样;
(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条件:
色谱条件:色谱柱:HP-5MS石英毛细管柱,其尺寸为50m×0.2mm×0.33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30℃,以2℃/min升温至80℃,保留2min,再以10℃/min升温至250℃,保留5min;进样口温度:250℃;载气:高纯氦气;载气流速:1.0mL/min;
质谱条件:离子源:EI源;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电子能量:70eV;倍增管电压:1.2kV;接口温度:280℃;质量范围:35~550m/z;
(c)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通过化学工作站检索NIST标准质谱图库,同时结合有关质谱图文献解析,确认香荚兰豆挥发性成分;定量分析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计算,求出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英文简称为HS-SPME)具有萃取速度快、操作简便、富集效率高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即HS-SPME-GC-MS)对香荚兰豆药材中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与分析,共分离出32个峰,确定了其中28个组分,香荚兰豆挥发性成分中,主要为醛类,还含有酚类、醇类、酸类、酯类、酮类、烯烃类等,其中含量最高的为香兰素(48.28%),其次为愈创木酚(15.54%),这2种化合物的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63.82%。
本发明首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对香荚兰豆药材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与分析,弥补了以往提取方法对挥发性成分提取不完全的缺点,为该药材挥发性成分的分离分析提供更为全面的检测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香荚兰豆中挥发性成分GC-MS总离子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a)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提取挥发性成分:
取香荚兰豆原药材2.0g,剪碎,置于固相微萃取仪顶空瓶中,用带有65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萃取纤维头的手动进样器插入瓶内,90℃平衡30min,再顶空萃取20min,取出,立即插入气相色谱仪进样口(温度250℃);解吸3min;进样模式为不分流进样。
(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黄鹤楼科技园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黄鹤楼科技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6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