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现浇施工方法及其现浇施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7007.1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8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居治安;曾鸣;林卫荣;陈令峰;黄金海;陈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0 | 分类号: | E02D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2400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码头混凝土浇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现浇施工方法及其现浇施工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施工现场也千差万别,如江河治理、海港建设等建筑规模不断扩展,使得在水中浇注的混凝土用量大幅度增长。这种水上施工工艺得到了长足发展,进而对传统的混凝土泵送设备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浇筑工艺是,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通过搅拌运输车沿预先修好的施工便道运抵施工现场附近,然后再通过混凝土输送泵将混凝土输送到指定地点。其浇筑工艺存在混凝土运输机动性差、运输不方便的问题,降低了混凝土现浇效率,限制了混凝土现浇工艺的应用。现有技术中主要有吊罐、地泵浇筑工艺与陆上泵车浇筑工艺等现浇工艺,其中,吊罐、地泵浇筑工艺需要施工人员多,功效低,施工费用高,只适用于离岸式建筑结构工程,而陆上泵车浇筑工艺只适用于顺岸式建筑结构工程,不能满足其他环境的建筑工程。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现浇施工方法及其现浇施工系统,以提高混凝土现浇效率,拓展混凝土现浇工艺的应用空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混凝土现浇的施工系统,其包括用于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的施工道,其中,所述施工道的末端设置有混凝土泵车,所述混凝土泵车设置有用于导出混凝土的输出管,所述输出管与一趸船头部的地泵相连通,所述地泵将混凝土导入所述趸船尾部的布料杆内,所述布料杆将混凝土导入现浇构件内。
所述的施工系统,其中,所述施工道前端设置有用于搅拌混凝土的陆上搅拌站,所述陆上搅拌站设置有一斜坡,所述斜坡底部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混凝土运输车装载混凝土的装载位。
所述的施工系统,其中,所述现浇构件为码头桩台,所述码头桩台底部设置有支撑座。
所述的施工系统,其中,所述布料杆底部设置有一布料机,所述布料机与所述地泵相连通。
一种混凝土现浇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混凝土运输车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卸载到混凝土泵车内,所述混凝土泵车将混凝土导入到趸船内,所述趸船将混凝土导入现浇构件内。
所述的混凝土现浇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混凝土泵车将混凝土导入到所述趸船头部的地泵内,所述地泵将混凝土导入所述趸船尾部的布料杆内,所述布料杆将混凝土导入所述现浇构件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现浇施工方法及其现浇施工系统,采用混凝土泵车与趸船的布局方式,可以将混凝土快速的从混凝土搅拌出运输到现浇构件内,提高了混凝土现浇效率,并且通过布料杆进行布料,可以准确控制现浇点浇筑混凝土的量,本发明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准备工作少、操作灵活、浇筑方便、点对点施工、效率高、技术措施费用低、使用方便以及运行安全性能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施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混凝土现浇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现浇施工方法及其现浇施工系统,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现浇的施工系统,如图1所示的,其包括用于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的施工道1,所述施工道1一般采用水平方式的道路,当然也可以根据现场施工状况将其修筑为倾斜方式。所述施工道1的末端设置有混凝土泵车2,所述混凝土泵车2设置有用于导出混凝土的输出管3,所述输出管3与一趸船4之头部的地泵5相连通,所述地泵5将混凝土导入所述趸船4之尾部的布料杆6内,所述布料杆6将混凝土导入现浇构件7内。本发明通过合理布局,使施工系统结构紧凑,节省了施工空间,施工系统均采用机械化操作完成现浇流程,提高了混凝土现浇效率。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所述施工道1前端设置有用于搅拌混凝土的陆上搅拌站8,所述陆上搅拌站8可以采用混凝土搅拌堤的技术形式,所述陆上搅拌站8设置有一斜坡9,所述斜坡底9部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混凝土运输车装载混凝土的装载位10,方便了混凝土运输车装载水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7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