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箱型柱焊接变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7052.7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6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韩勇;史振永;李娜;牛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0 | 分类号: | B23K9/00;B23K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杨青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箱 焊接 变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焊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箱型柱焊接变形的方法。
背景技术
箱型柱是工业建筑、民用建筑比较常用的结构形式。箱型柱柱身的四道角接焊缝的牛腿部位及牛腿部位两侧各600mm长度范围内为I级焊缝,要求进行超声波探伤,而其它部位则不要求进行超声波探伤。要求探伤的焊缝区域,必须预留间隙,底部加垫板才能保证全熔透,而不要求探伤的焊缝区域不需要预留间隙。这样往往导致预留间隙的区域焊后收缩量大,没有间隙的区域焊后收缩量小,最后造成箱型柱的截面尺寸宽窄不一,几何尺寸误差较大,影响构件的整体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箱型柱焊接变形的方法,该方法效率高、施工方便、精度控制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箱型柱焊接变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在腹板1的对称两边的任一边的I级焊缝区域上设置数量大于二个的支撑点2,每两个支撑点2之间相隔300~400mm,所述支撑点2凸出腹板1边的边缘,且其沿腹板1边边缘的长度为20~40mm;
2)将腹板1的两边边缘加工成坡口;
3)坡口加工完成后,以支撑点2为焊点将腹板1和翼缘板7组装在一起;
4)在焊缝6背面点焊上垫板,进行打底焊,打底焊时,预留支撑点2及其两侧20mm长的焊缝不焊,待支撑点2及其两侧20mm长的焊缝外的其他部分焊缝焊完后,刨去支撑点2,直至清到垫板,然后打磨干净,再对支撑点2及其两侧20mm长的焊缝进行打底焊焊接;
所述I级焊缝区域指的是牛腿部位及其两侧600mm长度的焊缝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完成后,进行填充焊、盖面焊。
所述步骤2)的坡口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在I级焊缝区域内,加工坡口角度为35°的第一坡口3,不留钝边;另一种是在I级焊缝区域外,加工坡口角度为40°~45°的第二坡口4,保留钝边5,钝边5厚度为腹板1厚度的1/2。
本发明中支撑点的长度和个数的设置依据I级焊缝区域内需要探伤焊缝的长度设定,优选地,在腹板1的对称两边的I级焊缝区域上设置三个的支撑点2,每两个支撑点2之间相隔400mm。
所述打底焊采用CO2气体保护焊,也可以采用其他焊接方式,比如手工焊等。
所述填充焊采用CO2气体保护焊,也可以采用其他焊接方式,比如手工焊等。
所述盖面焊采用埋弧自动焊。
所述步骤4)采用碳弧气刨刨去支撑点2。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优点是:通过在腹板的I级焊缝区域设置可去除的支撑点,能保证焊缝内部质量,而且还真正解决了箱型柱柱身截面变形问题,提高了构件施工质量,节约了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腹板加工完坡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打底焊部分完成后腹板和翼缘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腹板;2、支撑点;3、第一坡口;4、第二坡口;5、钝边;6、焊缝;7、翼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控制箱型柱焊接变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如图1所示,在腹板1的对称两边的任一边的I级焊缝区域上设置三个的支撑点2,每两个支撑点2之间相隔300~400mm,所述支撑点2凸出腹板1边边缘,且其沿腹板1边边缘的长度为20~40mm;
2)如图2所示,将腹板1的两边边缘加工成坡口;
3)坡口加工完成后,以支撑点2为焊点将腹板1和翼缘板7组装在一起;
4)如图5所示,在焊缝6背面点焊上垫板,采用CO2气体保护焊进行打底焊,打底焊时,预留支撑点2及其两侧20mm长的焊缝不焊,待支撑点2及其两侧20mm长的焊缝外的其他部分焊缝焊完后,采用碳弧气刨刨去支撑点2,直至清到垫板,然后磨光机打磨干净,再对支撑点2及其两侧20mm长的焊缝进行打底焊焊接;
所述I级焊缝区域指的是牛腿部位及其两侧600mm长度的焊缝区域。
步骤4)完成后,采用CO2气体保护焊进行填充焊,然后采用埋弧自动焊进行盖面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7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饲料
- 下一篇:一种促进排铅的食品养生茶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