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诱导育种目标植物变异的育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7334.7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6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曹长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长义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诱导 育种 目标 变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诱导育种目标植物变异的育种方法,属于植物育种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于粮食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培育农作物新品种,以提高传统农作物品质、产量的水平已经亟不可待。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满足于现有的植物品种。因此,植物育种已经成为国际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
目前常见的育种方法有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诱变育种又分为物理诱变育种和化学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但是这些育种手段不同程度存在以下缺陷:1、育种周期长,从杂交稻育出品种一般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徐昭玺从选择、纯化、淘汰和品系比较等,培育出边条人参新品种“边条1号”花费了近20年时间;2、育种成功率低;3、育种可预见性低,育种人往往培育几十甚至上百个杂交组合,但是杂交新品系的综合性能欠佳。因此,寻求一种新的植物育种方法已经亟不可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诱导育种目标植物变异的育种方法,可以实现包括同缘、近缘或远缘植物间的诱变育种。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植物诱导育种目标植物变异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培育诱导植物幼苗,将诱导植物幼苗上的芽点或者节点,作为植入切口点;
2)选取育种目标植物幼苗,待用;
3)在植入切口点切口;
4)将育种目标植物幼苗下部削成与切口吻合的形状,然后植入切口中;
5)将育种目标植物和诱导植物固定,湿土覆盖,压实;
6)遮阴养护,每日洒水;
7)45-60天后,将诱导植物切口两侧5-10cm处剪断,将剪下的一截诱导植物茎连同育种目标植物和切口周围土壤一起挖出,移栽即得。
步骤1)的植入切口点为距离诱导植物幼苗根部3-10cm处的芽点或节点。
步骤2)的育种目标植物幼苗高度为3-10cm。
步骤3)在植入切口点顺着诱导植物茎的生长方向切口。
步骤4)的植入环境为温度25-30℃,相对湿度75-85%。
步骤4)的植入时间为凌晨1-3点、上午8-11点或下午3-6点。
步骤5)的湿土含水量是75-85%。
步骤6)的洒水为每日8-15次。
本发明将待诱导的植物作为育种目标植物,并选择性状特点明显、诱变效果显著且易于进行植入诱变操作的植物作为诱变植物,对育种目标植物进行诱变育种。
目前已经实现的育种目标植物包括:小麦、大麦、大豆、玉米、水稻、谷子、高粱、燕麦、野燕麦、绿豆、芝麻、油菜籽、花生、棉花、红薯、土豆、山药、南瓜、辣椒、甜瓜、西瓜、月季花、桔梗等。
已经证明具有优良诱导作用的诱导植物包括:土豆、红薯、芋头、雪莲、花生、玉米、高粱、大豆、大麦、芝麻、油菜籽;山药、人参、何首乌、生地、金银花、板蓝根、向日葵、蓖麻、大丽花、牡丹、芍药、月季花、指甲草、核桃、辣木树、石榴树、无花果、批把树、酸枣树、香椿树、竹子、甘蔗、马齿菜、仙人掌、芦荟、艾草、南瓜、葫芦、丝瓜、苦瓜、豆角、甜瓜、西瓜、大姜、西红柿、茄子、苋菜、生菜、紫苏、辣椒、草莓、苜蓿草、野塘蒿、蒙山莴苣、射干草等。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实现同缘、近缘或远缘植物间的诱变育种;育种目标植物、诱导植物选择范围广泛,适用于大部分的植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任意植物的诱变育种。
2)植入成活率90%以上,诱变率30%以上,变异理想率10%以上;诱变强度大、多样化、稳定快,诱变综合性能好。
3)育种成功概率高,可到90%以上,克服了常规育种方法成功概率低的缺点。
4)育种周期缩短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以小麦为例,常规育种一般需要10年左右,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仅需3-5年),育种效率高,可实现多品种、工厂化、批量诱变育种。
5)育种成本低,综合成本降低数倍。
6)技术简便,操作性强,便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以红薯作为育种目标植物,以何首乌作为诱导植物,实施植入分体,进行红薯诱变育种,包括以下步骤:
1)栽种何首乌种子,直至其幼苗长至30-50cm,将何首乌茎距离根上部3-5cm处的芽点,作为植入切口点;
2)选择幼苗高度为3-5cm的红薯幼苗,待用;
3)在植入切口点顺着何首乌茎的生长方向切口,切口大小和深浅根据红薯幼苗粗细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长义,未经曹长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7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