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酚醛树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7417.6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0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荣达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8/30 | 分类号: | C08G8/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酚醛树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具体涉及一种改性酚醛树脂,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能等高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酚醛树脂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合成树脂,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其原料易得,价格低廉,生产工艺和设备简单,而且产品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耐热性、耐寒性、电绝缘性、尺寸稳定性、成型加工性、阻燃性及烟雾性,因此它已成为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材料,具有广泛的用途。
但是,酚醛树脂结构上的薄弱环节是酚羟基和亚甲基容易氧化,耐热性受到影响。而且传统未改性的酚醛树脂脆性大、韧性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性能材料的开发。很多情况下酚醛树脂的韧性和耐热性的提高是难以并存的。因此,为适应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需要,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提高其韧性及耐热性是酚醛树脂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酚醛树脂。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性酚醛树脂,它主要由以下组分所制成:酚类化合物、醛和聚酰亚胺,所述酚类化合物和醛的摩尔比为(1.2-1.7):1.0,所述聚酰亚胺质量为酚类化合物和醛总质量的0.5-1倍。
优选地,所述改性酚醛树脂主要由以下组分所制成:酚类化合物、醛和聚酰亚胺,所述酚类化合物和醛的摩尔比为(1.4-1.6):1.0,所述聚酰亚胺质量为酚类化合物和醛总质量的0.6-0.8倍。
优选地,所述酚类化合物选自苯酚、甲苯酚、间苯二酚、双酚、间苯三酚、烷基酚、苯酚醚和萘酚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醛选自甲醛、乙醛、丙醛、丁醛、丙烯醛、环己烷二缩醛、苯甲醛、糠醛、芳基醛和杂环醛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聚酰亚胺为双马来酰亚胺。
上述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酚类化合物和醛,投入反应容器中,搅拌混匀,加热升温至70-100℃。
(2)加入催化剂,搅拌,保温反应2-7小时。
(3)向步骤(2)所得的产物中加入聚酰亚胺,搅拌混匀。
(4)调节温度至80-100℃,保温反应2-3小时。
(5)加热到130-140℃脱水0.5-1小时,冷却降温至50℃以下,即得。
有益效果: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得的改性酚醛树脂,耐热性和韧性均大大提高,使其能够适应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改性酚醛树脂组方:苯酚和甲醛的摩尔比为1.5:1.0,双马来酰亚胺质量为苯酚和甲醛总质量的0.7倍。
上述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按组方配比称取原料组分,将苯酚和甲醛投入反应釜中,两者搅拌混匀后,加热升温至80℃。
(2)加入催化剂,并且不断搅拌,保温反应5小时。
(3)在步骤(2)所得的产物中加入组方量的双马来酰亚胺,边加边搅拌混匀。
(4)调节温度至80℃,保温反应2小时。
(5)加热到130℃进行脱水0.5小时,冷却降温至50℃以下,即得。
本实施例中制得的改性酚醛树脂冲击强度为12.6kJ/m2,最大分解温度为467℃,相比较普通的酚醛树脂,冲击强度和最大分解温度都大大提高。
实施例2:
改性酚醛树脂组方:甲苯酚和丁醛的摩尔比为1.2:1.0,双马来酰亚胺质量为甲苯酚和丁醛总质量的0.5倍。
上述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按组方配比称取原料组分,将甲苯酚和丁醛投入反应釜中,两者搅拌混匀后,加热升温至70℃。
(2)加入催化剂,并且不断搅拌,保温反应3小时。
(3)在步骤(2)所得的产物中加入组方量的双马来酰亚胺,边加边搅拌混匀。
(4)调节温度至80℃,保温反应3小时。
(5)加热到140℃进行脱水1小时,冷却降温至50℃以下,即得。
本实施例中制得的改性酚醛树脂冲击强度为12.2kJ/m2,最大分解温度为462℃,相比较普通的酚醛树脂,冲击强度和最大分解温度都大大提高。
实施例3:
改性酚醛树脂组方:双酚和丙烯醛的摩尔比为1.7:1.0,双马来酰亚胺质量为双酚和丙烯醛总质量的1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荣达树脂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市荣达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74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