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档位油门操控机构及船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7515.X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2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赖国贵;袁章平;谢辉;舒桂明;邹文学;娄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3/02 | 分类号: | B63H23/02;B63H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档位 油门 操控 机构 船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船用档位油门操控机构及船艇。
背景技术
对于船艇的驾驶控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个是船艇的行驶方向控制,另一个是船艇的油门开度控制,再一个是船艇的档位控制。目前一般通过船艇上设置的方向盘,对方向控制机构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船艇行驶方向的控制;通过船艇上设置的油门手柄对油门控制机构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船艇油门开度的控制;通过船艇上设置的档位手柄对船艇的工作档位进行选择。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船艇的方向盘、油门手柄和档位手柄是分离设置的,且方向盘的安装位置、油门手柄和档位手柄的安装位置具有一定的距离,这使得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加减油门和换档位时,需要离开驾驶位置去操作油门手柄和档位手柄,这导致船艇油门控制操作和档位选择操作的不便,同时存在驾驶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船用档位油门操控机构及船艇,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船艇油门控制操作和档位选择操作不便,同时存在驾驶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用档位油门操控机构,包括:
方向柱;
与所述方向柱相接的控制船艇方向的方向盘;
设置于所述方向柱表面,可绕所述方向柱转动的转接板;
与所述转接板相接,设置于所述方向柱侧面,可绕所述方向柱转动的档位油门手柄;
与所述转接板相接,在所述档位油门手柄转动时,通过所述转接板作同步转动的锥齿轮组合;
与所述锥齿轮组合相接的油门齿轮组合和档位齿轮组合;
与所述油门齿轮组合相接的油门开度控制装置;
与所述档位齿轮组合相接的档位选择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锥齿轮组合包括:
与所述转接板相接,在所述档位油门手柄转动时,通过所述转接板作同步转动的主动锥齿轮;
与所述主动锥齿轮相接,在所述主动锥齿轮的带动下作同步转动的从动锥齿轮。
其中,所述油门齿轮组合包括:
与所述从动锥齿轮相接的油门主动齿轮,所述油门主动齿轮在所述从动锥齿轮的带动下转动;
与所述油门主动齿轮相接,在所述油门主动齿轮的带动下转动的油门从动齿轮。
其中,所述油门开度控制装置包括:
与所述油门从动齿轮相接,在所述油门从动齿轮带动下转动的油门转盘;
与所述油门转盘相接的油门线。
其中,所述档位齿轮组合包括:
与所述从动锥齿轮相接的档位主动齿轮,所述档位主动齿轮在所述从动锥齿轮的带动下转动;
与所述档位主动齿轮相接,在所述档位主动齿轮的带动下转动的档位从动齿轮。
其中,所述档位选择控制装置包括:
与所述档位从动齿轮相接,在所述档位从动齿轮带动下转动的档位臂;
与所述档位臂相接的档位线。
其中,所述船用档位油门操控机构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方向柱表面,将所述转接板与所述档位油门手柄相接部位罩住的手柄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船艇,包括上述所述的船用档位油门操控机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船用档位油门操控机构,包括方向柱;与所述方向柱相接的控制船艇方向的方向盘;设置于所述方向柱表面,可绕所述方向柱转动的转接板;与所述转接板相接,设置于所述方向柱侧面,可绕所述方向柱转动的档位油门手柄;与所述转接板相接,在所述档位油门手柄转动时,通过所述转接板作同步转动的锥齿轮组合;与所述锥齿轮组合相接的油门齿轮组合和档位齿轮组合;与所述油门齿轮组合相接的油门开度控制装置;与所述档位齿轮组合相接的档位选择控制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船用档位油门操控机构,在方向盘下设置档位油门手柄及关联的油门控制部件和档位选择部件,通过一个档位油门手柄实现了船艇的油门开度控制和档位选择,本发明实施例将船艇的方向控制,油门控制和档位选择集中在一起,兼顾了船艇的方向盘操作,档位、油门手柄操作;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的油门控制操作和档位选择操作更为简便,同时减小了驾驶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75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光催化氧化装置
- 下一篇:油田采出水处理高效除油沉降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