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酯化复合变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7955.5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5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华宇;黄爱民;黄祖强;覃宇奔;冯振飞;张燕娟;覃杏珍;杨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1/18 | 分类号: | C08B31/18;C08B31/0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酯化 复合 变性 淀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氧化酯化复合变性淀粉,制备该氧化酯化复合变性淀粉的原料包括淀粉、氧化剂、酯化剂、助剂,其特征在于,制备该氧化酯化复合变性淀粉各原料成分淀粉、氧化剂、酯化剂、助剂按照比例为162g:0.1~1mol:0.1~1mol:0.2~8g,原料在固相条件下进行机械活化,使原料同时发生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制备得到氧化酯化复合变性淀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酯化复合变性淀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淀粉为木薯淀粉、玉米淀粉中的任一种或是它们的混合物,其大小为40~100目;所述的氧化剂为双氧水、高锰酸钾、次氯酸钠、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硫酸铵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氧化酯化复合变性淀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酯化剂为醋酸酐、硬脂酸、棕榈酸、柠檬酸、琥珀酸酐、马来酸酐、月桂酸、硬脂酰氯中的任一种或是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助剂为硫酸铜、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钠、过二硫酸钾中的任一种或是它们的混合物。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或3任一项所述的氧化酯化复合变性淀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按照淀粉、氧化剂、酯化剂、助剂的比例162g:0.1~1mol:0.1~1mol:0.2~8g,分别称取淀粉、氧化剂、酯化剂、助剂;
b、对步骤a称取的淀粉进行预处理:100~120℃下烘干30~90min,使淀粉含水量为0.5%~10%;
c、将步骤b预处理后的淀粉与氧化剂、酯化剂、助剂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料,混合物料装入机械球磨机中,控温30~80℃,搅拌活化40~90min,使混合物料同时发生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反应完成后得氧化酯化复合变性淀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氧化酯化复合变性淀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搅拌为物料在转速为200~2000rpm条件下,混合5~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氧化酯化复合变性淀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淀粉为木薯淀粉、玉米淀粉中的任一种或是它们的混合物,其大小为40~100目;所述的氧化剂为双氧水、高锰酸钾、次氯酸钠、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硫酸铵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氧化酯化复合变性淀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酯化剂为醋酸酐、硬脂酸、棕榈酸、柠檬酸、琥珀酸酐、马来酸酐、月桂酸、硬脂酰氯中的任一种或是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助剂为硫酸铜、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钠、过二硫酸钾中的任一种或是它们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氧化酯化复合变性淀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得到的氧化酯化复合变性淀粉的酯化度为0.05~1.5、白度为80~95、含水率为5~10%、吸水率为1~5%、密度0.8~1.2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79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