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式下导梁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8069.4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7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檀润华;杨洪超;张建辉;陈子顺;于菲;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李济群 |
地址: | 300401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下导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架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折叠式下导梁。
背景技术
我国开始高速铁路建设至今,大部分地区已被高速铁路所覆盖,唯有西南地区高速铁路建设相对滞后。究其原因是由于其复杂的地理环境(多山、多隧道)所致。而现有的下导梁架桥机由于自身尺寸和隧道净空及隧道口空间尺寸限制,在过隧道时,需要运梁车分别驮运架桥机主梁和下导梁单独过隧道,且架桥机在隧道出口开始自我复位动作,然后进行桥梁架设困难重重,施工周期很长,成本也很高,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下导梁架桥机整机过隧道、并在出隧口进行自我复位架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式下导梁。该下导梁可使架桥机过隧道时,无需拆卸下导梁,即可使运梁车驮运架桥机整机一次性通过隧道,解决了架桥机主梁和下导梁不能同时过隧道的难题,作业时间节省,工作效率提高,成本大幅降低。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折叠式下导梁,包括主梁,主梁下方的前支腿和后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下导梁梁体采用箱形拼接结构,分成3-5节箱梁,第一节为折叠节,包括左、右两片并列的折叠梁;所述折叠式下导梁第一节、第二节和最后一节的顶部各有两个通孔,用于架梁机上吊梁天车吊具起吊下导梁;所述左、右折叠梁的后端分别铰接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所述左、右折叠梁的前端通过对接螺栓联接在一起;利用安装于第三节箱梁内部的卷扬机拉动,可使左、右折叠梁分别水平向下导梁两侧折叠靠拢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折叠式下导梁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本发明折叠式下导梁适用于所有下导梁型架桥机,且原有的下导梁只需简单的改造,就能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2.操作简便,效率提高。采用本发明折叠式下导梁的架桥机在运输过程中无需其他大型的起重设备,只需两套升降支架。架桥机在过隧道的时候也不需要架桥机主梁和下导梁分别过隧道,只需运梁车驮运架桥机整机一次性通过隧道,操作简便,节省过隧时间,架桥梁效率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折叠式下导梁一种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折叠式下导梁一种实施例的左、右折叠梁向两侧折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折叠式下导梁一种实施例的左、右折叠梁折叠收拢在一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构成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部分中对具体结构的描述及描述顺序仅是对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
本发明设计的折叠式下导梁(简称下导梁,参见图1-4)包括下导梁主梁101、下导梁前支腿102、下导梁后支腿103、折叠铰链104、左折叠梁105、右折叠梁106、连接螺栓107、法兰盘螺栓108、左外侧钢丝绳109、右外侧钢丝绳110、左内侧钢丝绳111、右内侧钢丝绳112、第一节箱梁处第一吊点113、第二节箱梁处第二吊点114和最后一节箱梁处第三吊点115,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下导梁的梁体采用箱形拼接结构,分成设计所需的若干节箱梁,一般为3-5节;第一节箱梁为折叠节,包括左、右两片并列的折叠梁105和106;所述折叠式下导梁第一节即折叠节、第二节和最后一节(实施例为三节)的顶部各有两个通孔,用于架桥机上吊梁天车吊具起吊下导梁,在下导梁需要折叠时,吊梁天车吊具起吊第二吊点114、第三吊点115,用来折叠左右折叠梁105和106到既定位置或者恢复原位,在下导梁需要过孔时,吊梁天车吊具起吊第一吊点113、第三吊点115;所述左、右折叠梁105和106的后端通过折叠铰链104分别铰接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并利用安装于第三节箱梁内部的卷扬机拉动,可使左、右折叠梁105和106分别水平向下导梁主梁101的两侧折叠靠拢在一起;所述左、右折叠梁105和106的前端通过连接螺栓107联接在一起,左、右折叠梁105和106的后端分别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通过法兰盘螺栓108联接在一起。
为使下导梁结构紧凑,可靠性好,安全性高,本发明下导梁的进一步特征是,所述左、右折叠梁105和106的两个内侧设有对称的凸起或/和凹槽,所述凸起和凹槽形状结构对称互补,在原位时或收拢后可使左、右两片折叠梁105和106镶嵌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80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交流调压稳压数字电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气实训柜的电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