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反射透镜及其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8246.9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3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周良;姜君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百康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B29C47/00;B29C4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反射 透镜 及其 成型 方法 | ||
1.一种全反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透镜包括有平面透镜部(1),所述平面透镜部(1)的下端部向下延伸而形成有平凸透镜部(2)和反射镜部(3),所述平凸透镜部(2)位于反射镜部(3)之内且二者之间设有一空气隔离层(4),所述平凸透镜部(2)的下端部开设有凹陷部(5),所述凹陷部(5)位于反射镜部(3)的焦点处,该反射镜部(3)的反射面形状与平凸透镜部(2)的全反射面形状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反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透镜部(1)呈条形设置,所述平凸透镜部(2)和反射镜部(3)沿平面透镜部(1)的长度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反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5)呈狭槽状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反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5)的数量是多个,多个凹陷部(5)沿平凸透镜部(2)的长度方向以预设间距依次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反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透镜部(1)呈圆盘状设置,所述平凸透镜部(2)呈半球状设置,所述反射镜部(3)环绕于该平凸透镜部(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反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透镜部(1)、平凸透镜部(2)和反射镜部(3)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反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透镜部(1)与平凸透镜部(2)一体成型,所述平面透镜部(1)与反射镜部(3)固定连接。
8.一种全反射透镜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构建平凸透镜部(2)的全反射面结构,以平凸透镜部(2)的中心对称轴方向为Y轴方向,以垂直于该Y轴的方向为X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该平凸透镜部(2)的全反射面由如下公式确定:
上式中,m为平凸透镜部(2)的折射率,LED光源在凹陷部(5)的侧壁的投影为A点,r为LED光源至A点的距离,a为入射光与Y轴的夹角;
步骤二,将上述公式联立,得到该全反射面的曲线方程离散解:
步骤三,根据LED光源的固定位置和LED光源的大小,确定曲线的初始点,之后根据龙格-库塔法进行微分求解,得到平凸透镜部(2)的全反射面的形状及各点坐标;
步骤四,构建反射镜部(3)的反射面结构,并根据步骤一至步骤三得到反射镜部(3)的反射面形状及各点坐标;
步骤五,构建凹陷部(5)的底部曲面结构,对经过该底部曲面而射入平凸透镜部(2)的光线进行准直,该底部曲面的曲线方程由如下公式确定:
y1=cota·x
y2=k2·(x-Xn)+Yn
上式中,k1为光源至Pn+1点的直线的斜率,k2为Pn点的切线方程的斜率,该Pn+1和Pn是该底部曲面上无限接近的两点,将上式联立后,得到:
根据LED光源所发出光线的角度阈值,确定临界光线与该底部曲面的交点,得到该底部曲面的初始点,之后根据龙格-库塔法进行微分求解,得到凹陷部(5)的底部曲面形状及各点坐标;
步骤六,通过计算机对上述平凸透镜部(2)的全反射面的形状、反射镜部(3)的反射面形状和凹陷部(5)的底部曲面形状进行仿真和修订,得到全反射透镜模型;
步骤七,将全反射透镜模型导入挤出机挤出成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反射透镜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透镜的制作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百康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百康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82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传感器固定装置、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
- 下一篇:三维造型打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