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加热法合成镍掺杂钒酸铟纳米晶光催化剂的方法及其在可见光下分解水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9320.9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8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闫研;施伟东;范伟强;延旭;严铭;胡泊;刘馨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47 | 分类号: | B01J23/847;C01B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谈敏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加热 合成 掺杂 钒酸铟 纳米 光催化剂 方法 及其 可见光 分解 应用 | ||
1.一种微波加热法合成镍掺杂钒酸铟纳米晶光催化剂的方法,包括配制前驱液,然后置于微波反应器内反应,并经离心洗涤干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制前驱液,是将可溶性铟盐和镍盐分别溶解成水溶液,量取铟盐和镍盐水溶液到去离子水中,在搅拌下加入偏钒酸盐固体颗粒,用稀硝酸将pH值调节至2~3之间,形成橙黄色悬浊液,继续搅拌30min,直至将悬浊液搅拌成淡黄色乳浊液,其中铟盐:镍盐:偏钒酸盐的摩尔比为1:0~1:1,镍盐的摩尔数不为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法合成镍掺杂钒酸铟纳米晶光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参与反应的铟盐:镍盐:偏钒酸盐的摩尔比为1:0~0.2:1,镍盐的摩尔数不为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加热法合成镍掺杂钒酸铟纳米晶光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溶性铟盐为硝酸铟或氯化铟,所述的可溶性镍盐为硝酸镍或氯化镍,所述的偏钒酸盐为偏钒酸铵或偏钒酸钠。
4.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微波加热法合成镍掺杂钒酸铟纳米晶光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于微波反应器内反应是将所配制的前驱液移入烧瓶中,放置于微波反应器内搅拌,以600~1000W功率90~110℃微波加热4~8h,加热过程中恒定搅拌速度为2000rpm,制得黄色产物。
5.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微波加热法合成镍掺杂钒酸铟纳米晶光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于微波反应器内反应是将所配制的前驱液移入烧瓶中,放置于微波反应器内搅拌,以800W功率100℃微波加热5h,加热过程中恒定搅拌速度为2000rpm,制得黄色产物。
6.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微波加热法合成镍掺杂钒酸铟纳米晶光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洗涤干燥是将制得的黄色产物取出自然冷却,撇去上层清液后离心,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后并放入真空干燥箱中50~80℃烘干。
7.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微波加热法合成镍掺杂钒酸铟纳米晶光催化剂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镍掺杂钒酸铟纳米晶光催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镍掺杂钒酸铟纳米晶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20nm左右的纳米晶颗粒,带隙能为2~3.5eV。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镍掺杂钒酸铟纳米晶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在可见光下可应用于分解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932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片吸塑包装盒及镜片包装结构
- 下一篇:聚偏氟乙烯膜的亲水改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