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19707.4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9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耳机,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发光单元的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电子产品无不朝向轻巧迷你化的趋势发展,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使用迷你化的电子产品,为了方便使用者在不干扰旁人的状况下聆听电子产品所提供的声音信息,耳机已成为电子产品的必要配件。此外,耳机亦提供了聆听者较佳的声音传输,使聆听者能清楚地听到及了解声音内容,不像在空气中传输声音会造成不清晰的情况,且特别是在使用者移动期间,例如在运动、开车、激烈活动或吵杂的环境下亦不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可解决传统耳机不具有发光功能的问题。
本发明的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光敏开关、供电单元以及发光单元。光敏开关、供电单元以及发光单元配置于耳机本体。发光单元经由光敏开关而电性连接至供电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耳机还包括手动开关,其中光敏开关经由手动开关而电性连接至供电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手动开关,其中发光单元经由手动开关而电性连接至供电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发光单元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元件或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耳机本体包括两个耳罩本体以及头带。头带的两端连接两个耳罩本体,发光单元配置于两个耳罩本体与头带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光敏开关的灵敏度是可调的。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耳机具有发光单元,可发挥装饰或警示的功能。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耳机的方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耳机的方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耳机的方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耳机的外观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0、200、300、400:耳机 110、410:耳机本体
120:光敏开关 130:供电单元
140:发光单元 250:手动开关
412:耳罩本体 414:头带
460:音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耳机的方块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耳机100可以是单耳使用的无线耳机麦克风或有线耳机麦克风,也可以是双耳使用的有线或无线入耳或耳罩,亦或是任何其它型态的耳机。耳机100包括耳机本体110、光敏开关120、供电单元130以及发光单元140。光敏开关120、供电单元130以及发光单元140都配置于耳机本体110。如前所述,耳机100可以是多种型态的耳机,故耳机本体110也会根据耳机100的型态不同而有所不同。光敏开关120、供电单元130以及发光单元140在耳机本体110上的位置可以是彼此分开或靠近,本发明并不做限制。
发光单元140经由光敏开关120而电性连接至供电单元130。在光敏开关120接收到的外界光线亮度充足时,光敏开关120使得发光单元140与供电单元130之间保持断路,因此发光单元140无法获得供电单元130的供电而不会发光。在光敏开关120接收到的外界光线亮度不足时,光敏开关120使得发光单元140与供电单元130之间导通,因此发光单元140会获得供电单元130的供电而发光。如此一来,耳机本体110上的发光单元140就可以自动依照环境亮度的变化而发光或关闭,不仅可黑暗环境中为耳机100的使用者提供警示灯光以保障安全,也可作为使用者的整体造型之用。
本实施例的发光单元130可以是电致发光元件或发光二极管。本实施例的供电单元130可以是储存有电力的电池、太阳能电池或从耳机100所连接的播放器取得电力的元件。本实施例的光敏开关120可选择采用灵敏度可调的光敏开关,以符合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另外,发光单元130在发光时,可以是持续发光,也可以是规律或不规律地间歇性发光,且发光的亮度也可变化,还能发挥警示或装饰的效果,甚至可设计让发光单元130随着耳机100正在播放的音乐的节奏发光。要达成上述发光单元130的发光模式,只要采用一般常见的控制器即可,在此省略控制器的具体构成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97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扬声器结构
- 下一篇: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