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糯米粉加工污水沉淀物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0432.6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0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光明槐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0/20 | 分类号: | C08B30/20;C08H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8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糯米 加工 污水 沉淀物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淀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糯米粉加工污水沉淀物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糯米淀粉是已知谷物淀粉中颗粒最小的淀粉之一,其具有特殊的功能;糯米淀粉由支淀粉组成,淀粉糊具有凝沉性弱、糊粘度和冻融稳定性好等优点,用作食品增稠稳定剂效果良好,具有其它原淀粉难以代替的优势;此外,糯米淀粉还可以进一步加工成预糊化淀粉、酯化淀粉、醚化淀粉等变性淀粉,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是,应用于食品、纺织等工业后,可大大提高糯米的附加值,将会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糯米蛋白是一种优质植物蛋白,糯米蛋白中氨基酸构成比较完整,生物价为77,不但在各种粮食中位居第一位,而且可以与鱼、虾及牛肉相媲美,更为重要的是,糯米蛋白具有低过敏性,可以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
但直到目前,糯米粉或糯米淀粉在生产过程中首先都需要进行浸泡,以住工艺中浸泡水都是直接排放到环保站进行处理,近年来,有些公司为了利用浸泡水中的营养物质,改进了浸泡方法,采用一次加水清洗、浸泡后,把水放干,即进入下道工序,省去了反复换水浸泡的过滤。这样,显然是提高了水解糖液中的生物素和其他营养物的含量,丰富了培养基的营养成份,把它用于谷氨酸发酵,使培养基中的生物素用量比原来下降40%,玉米浆由原来的5%减少到3%,磷酸盐的用量也可适当降低,减少了辅助材料的消耗,同时还有利于谷氨酸产酸率的稳定。但是此工艺仍旧会产生部份浸泡水需要送至环保站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处理量大,处理效果好的糯米粉加工污水沉淀物处理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糯米粉加工污水沉淀物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1)收集生产中产生的糯米浸泡水,将糯米浸泡水经水渠流入到沉淀池进行多级沉淀;
2)收集沉淀池中的沉淀物,将沉淀物放置太阳下晾晒,至水分含量在15%以内待用;
3)将晒干后的沉淀物放入粉碎机粉碎,然后过200目筛,得粉料待用;
4)将粉料放入山泉水中浸泡12-24小时,去除色素,撇去上清液,得粗淀粉待用;
5)将粗淀放在冷冻设备中,在-10℃的温度下冷冻4~5小时,得到冻干粉待用;
6)将冻干粉放入烘干机中,在120℃温度下烘烤30秒,取出烘烤后的淀粉自然冷却,经包装、杀菌即可入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对步骤4)中的粗淀粉进一步加工,提取糯米蛋白,提取的糯米蛋白可用于医药、饲料的制备原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资源利用率高,得到的淀粉可用于医药、食品、饲料等领域,提高了企业的附加值,同时也解决了污染问题,保护了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糯米粉加工污水沉淀物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1)收集生产中产生的糯米浸泡水,将糯米浸泡水经水渠流入到沉淀池进行多级沉淀;
2)收集沉淀池中的沉淀物,将沉淀物放置太阳下晾晒,至水分含量在15%以内待用;
3)将晒干后的沉淀物放入粉碎机粉碎,然后过200目筛,得粉料待用;
4)将粉料放入山泉水中浸泡12-24小时,去除色素,撇去上清液,得粗淀粉待用;
5)将粗淀放在冷冻设备中,在-10℃的温度下冷冻4~5小时,得到冻干粉待用;
6)将冻干粉放入烘干机中,在120℃温度下烘烤30秒,取出烘烤后的淀粉自然冷却,经包装、杀菌即可入库。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对实施例1步骤4)中的粗淀粉进一步加工,提取糯米蛋白,提取的糯米蛋白可用于医药、饲料的制备原料。
4)将粗淀粉加蒸馏水溶解,加入蛋白萃取液进行萃取,蛋白萃取液与粗淀粉和蒸馏水混合物的体积比为5:1,提取上层液,共萃取三次,合并三次提取液,蛋白萃取液由氯仿、正丁醇按4:1的比例配制而成;
5)去除提取液中的氯仿和正丁醇,得到含糯米蛋白的水溶液。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光明槐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光明槐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0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