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压气机流体多参数测量的光纤传感器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0672.6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1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栋;贺琛;袁辉;贾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1/66 | 分类号: | G01F1/66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压气 流体 参数 测量 光纤 传感器 测量方法 | ||
1.一种用于压气机流体多参数测量的光强式与光栅式混合光纤传感器,包括皮托管(11);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静压弹性应变片(1)、圆形总压弹性应变片(2)、筒状金属封装外壳(3)、双圈同轴光强反射式光纤探头(4)、测温光栅光纤(8)和测温光栅光纤(10);筒状金属封装外壳3连接于皮托管(11)的测量接口,在筒状金属封装外壳(3)与皮托管(11)连接之处设置中心带有通孔的环形静压弹性应变片(1,在筒状金属封装外壳(3)的另一端设有通孔,双圈同轴光强反射式光纤探头(4置于筒状金属封装外壳(3)的真空腔内,并通过通孔引出发射和接收光纤;在环形静压弹性应变片(1)与双圈同轴光强反射式光纤探头(4)之间设有圆形总压弹性应变片(2);测温光栅光纤(10)设置在皮托管(11)总压孔B的内壁上;测温光栅光纤(8)设置在筒状金属封装外壳(3)的真空腔的内壁上;所述环形静压弹性应变片(1是环形静压弹性应变片上粘贴若干压力测量的光栅光纤,若干压力测量的光栅光纤(9)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双圈同轴光强反射式光纤探头(4)上的发射和接收光纤的排布为:光纤的中心为一根发射光纤,发射光纤的外围设有六根接收光纤形成第一组接收光纤(6),第一组接收光纤(6)的外围设有十二根接收光纤形成第二组接收光纤(7);所述环形静压弹性应变片(1)、圆形总压弹性应变片(2)、测温光栅光纤(8)和测温光栅光纤(10)上设有信号输出连接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气机流体多参数测量的光强式与光栅式混合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力光栅光纤(9)为布拉格光栅光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气机流体多参数测量的光强式与光栅式混合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圈同轴光强反射式光纤探头(4)与圆形总压弹性应变片(2)的距离为0.25mm~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气机流体多参数测量的光强式与光栅式混合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金属封装外壳(3)的外侧涂覆耐高温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气机流体多参数测量的光强式与光栅式混合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静压弹性应变片(1)和圆形总压弹性应变片(2)选用复合硅材料。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传感器进行压气机气体流量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通过接收光纤接收到的光进行光电转换并采集,得到两组接收光的光强比值M(z):
并得到出圆形总压应变片位移z与光强比值M(z)之间的关系,其中入射光纤和接收光纤的轴间距为d、光纤束光纤的半径为a0、光纤的最大入射角为θ0、σ为表征光纤折射率分布的相关参数、ζ为与光源种类及光源和光纤耦合情况有关的调制参数;
步骤2:根据圆形总压应变片位移z,计算总压p*=z*(AE),其中A为压力作用的横截面积、E为所选材料的弹性模量;
步骤3:采用应变与波长偏移的关系ΔλB=(1-Pe)ε·λB计算得到环形静压应变片的形变量ε,其中pe是光纤的光弹系数、λB代表光栅中光的中心波长;
步骤4:根据环形弹性应变片的应变量ε与Δp成正比关系:ε∝Δp,计算环形弹性应变片两侧的压差Δp,得到静压p=Δp+p*;
步骤5:通过光栅式光纤(8)测得的工作环境温度的变化,补偿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弹性应变片的测量漂移,其中α为光纤的热膨胀系数、ξ为光纤的热光系数、Δλ为波长的变化、ΔT为温度的变化、λ为光栅中光的中心波长;温度变化于光栅波长变化的关系:Δλ=(α+ξ)λΔT;
步骤6:通过测温光纤(10)得到压气机的总温T*;
步骤7:根据p*,p,T*,计算气体流量,其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K为常数,κ为气体常数,A为测量截面的气动面积,p*为总压,p为静压,T*为总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06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