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樱桃滋补粥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1299.6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5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琍;祁斌;吴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A23L1/29;A23L1/212;A23L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樱桃 滋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樱桃滋补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人们的饮食却变得越来越“精华”,不但主食量在减少,原料也越来越精细化,白米饭、白面条、白面包这些精粮几乎主宰了三餐的主食。
然而,加工得越精细、越白,营养素损失也就越多。常吃精细食品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肠胃功能损伤乃至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及内分泌方面的疾病,严重危害着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食疗养生来达到滋补调养,强身健体的目的,然而,现有的粥类普遍营养成分单一,难以提供全面人体所需的营养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营养价值高的樱桃滋补粥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改善营养构成、平衡营养,益血补气,提高脑、体力活动能力及免疫功能等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樱桃滋补粥,其由以下成份按重量比配制而成:
樱桃40~50、银耳30~40、大米15~25、红枣8~10、菊芋4~6、参片3~5、白糖3~5以及玫瑰花1~3。
进一步,在上述樱桃滋补粥中,所述樱桃滋补粥各成份的重量比优选为:
樱桃40、银耳40、大米20、红枣8、菊芋4、参片5、白糖5以及玫瑰花3。
进一步,在上述樱桃滋补粥中,所述樱桃滋补粥各成份的重量比优选为:
樱桃50、银耳45、大米25、红枣8、菊芋5、参片4、白糖3以及玫瑰花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樱桃滋补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樱桃滋补粥的组成成份选取食材,所述食材包括以下按重量比配制的成份:樱桃40~50、银耳30~40、大米15~25、红枣8~10、菊芋4~6、参片3~5、白糖3~5以及玫瑰花1~3;
将上述樱桃、红枣去核洗净,将银耳洗净后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时,将大米洗净后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时;
将上述大米、樱桃、红枣及银耳放入锅中,再往锅中加入菊芋、参片,倒入适量清水后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熬制2~3小时;
再往锅中加入白糖以及玫瑰花,即可得到所述樱桃滋补粥。
进一步,在上述樱桃滋补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樱桃滋补粥各成份的重量比优选为:
樱桃40、银耳40、大米20、红枣8、菊芋4、参片5、白糖5以及玫瑰花3。
进一步,在上述樱桃滋补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樱桃滋补粥各成份的重量比优选为:
樱桃50、银耳45、大米25、红枣8、菊芋5、参片4、白糖3以及玫瑰花3。
进一步,在上述樱桃滋补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樱桃滋补粥各成份的重量比优选为:樱桃50、银耳30、大米25、红枣9、菊芋5、参片3、白糖3以及玫瑰花2。
本发明通过将樱桃、银耳、大米、红枣以及玫瑰花等几种高营养食材搭配食用,可促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全面消化吸收,具有改善营养构成、平衡营养,益血补气,提高脑、体力活动能力及免疫功能等功效。此外、本发明的配方不仅可发挥组分的各自功效,又可体现上述组分的协同功效,均衡了营养,互相促进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樱桃滋补粥,其由以下成份按重量比配制而成:
樱桃40~50、银耳30~40、大米15~25、红枣8~10、菊芋4~6、参片3~5、白糖3~5以及玫瑰花1~3。
以上组成成分重量均以千克为单位。
上述樱桃滋补粥各成分重量比优选为:樱桃40、银耳40、大米20、红枣8、菊芋4、参片5、白糖5以及玫瑰花3。
本发明的樱桃滋补粥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品,其各组成成分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其中,樱桃具有多种食疗作用:
1、抗贫血,促进血液生成 樱桃含铁量高,位于各种水果之首。铁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原料,在人体免疫、蛋白质合成及能量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与大脑及神经功能、衰老过程等有着密切关系。常食樱桃可补充体内对铁元素量的需求,促进血红蛋白再生,既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又可增强体质,健脑益智;
2、防治麻疹 麻疹流行时,给小儿饮用樱桃汁能够预防感染。樱桃核则具有发汗透疹解毒的作用;
3、祛风胜湿,杀虫 樱桃性温热,兼具补中益气之功,能祛风除湿,对风湿腰腿疼痛有良效。樱桃树根还具有很强的驱虫、杀虫作用,可驱杀蛔虫、蛲虫、绦虫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12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