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室内定位装置的定位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3316.X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9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施文灶;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吴钦缘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室内 定位 装置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基于RFID室内定位装置的定位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快速增加,人们对定位的需求日益增大,尤其在复杂的室内环境,如机场大厅、展厅、仓库、超市、图书馆、地下停车场、矿井等环境中,常常需要确定移动终端或其持有者、设施与物品在室内的位置信息。但是受定位时间、定位精度以及复杂室内环境等条件的限制,比较完善的定位技术目前还无法很好地实现。因此,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室内定位技术解决方案,如A-GPS定位技术、超声波定位技术、蓝牙技术、红外线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超宽带技术、无线局域网络、光跟踪定位技术,以及图像分析、信标定位、计算机视觉定位技术等。申请号为201110101432.8的专利申请的无线局域网终端设备室内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包括定位感应器、定位回传系统、定位感应器布置、信号回传无线局域网系统布置和定位感应点设计等硬件技术,实现方法较为复杂;申请号为201110101432.8的专利申请的一种基于有源RFID的室内定位方法,设有L个阅读器,按照二维的正方形网格分布放置X个节点标签和M个参考标签,X个节点标签和M个参考标签分别覆盖着整个定位区域,跟踪标签处于任意定位区域内,X个节点标签、M个参考标签和跟踪标签均为有源RFID标签;跟踪标签采集X个节点标签的信号强度值并根据信号强度值确定跟踪标签所处位置的子区域;阅读器在子区域内采集参考标签和跟踪标签的信号强度值,利用基于信号强度值的定位算法计算出跟踪标签的位置。定位精度较高,但由于采用有源RFID,所以成本较高。本申请人同日申请了“一种基于RFID的室内定位装置”。 该装置由管理终端、3-5个RFID信标和RFID阅读器组成,每个RFID信标分配有唯一的识别号且保存有固定的位置坐标信息,RFID信标与RFID阅读器通过无线方式相连,RFID阅读器与管理终端通过无线方式相连。利用该装置,分别计算三个RFID信标与RFID阅读器之间的距离并运用定位算法得出RFID阅读器的位置坐标,由此计算出移动终端或其持有者、设施与物品在室内的位置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室内定位装置并由此计算出移动终端或其持有者、设施与物品在室内定位的方法。利用本方法可克服目前室内定位存在定位方法复杂,定位精度较低等问题,具有成本低、安装简单,可扩展性强等优点。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已知三个RFID信标的位置坐标分别为(x1,y1),(x2,y2) ,(x3,y3),设第一RFID阅读器当前的位置坐标为(x,y),距离三个RFID信标的距离分别为d1,d2和d3,采用基于到达时间TOA的距离计算方法,计算出:
,,;
2、管理终端根据来自第一个RFID阅读器到三个RFID信标之间的距离d1,d2和d3,采用三边测量法计算出RFID阅读器的位置坐标:
如果第二个RFID阅读器位于重叠区域内,可以被准确定位。
如果第二个RFID阅读器位于重叠区域204外,无法被定位,解决的办法是部署足够数量的RFID信标,使得被定位区域的所有位置均被3个或3个以上的RFID信标的有效通信范围的重叠区域覆盖,达到无盲区定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需布线、成本低廉、安装方便,能实现室内人和物的准确检测。成果可用于学校对学生的位置管理、会展中心对展品的位置服务等领域,稍作改进,也可以实现对室内物品的防盗监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有效定位区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S100为管理终端;T101、T102和T103均为RFID信标;R100为RFID阅读器。RFID信标(T101、T102和T103)与RFID阅读器(R100)之间通过2.4G的射频收发模块相连,管理终端(S100)与RFID阅读器(R100)之间通过专用短距离通信协议DSRC进行互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33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案形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超大型蜂窝陶瓷载体拼接用的拼接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