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内后视镜及其弹簧圈厚度设计和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3458.6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8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飞;宋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兴科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4 | 分类号: | B60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任淑华 |
地址: | 1000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后视镜 及其 弹簧 厚度 设计 实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后视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后视镜,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内后视镜及其弹簧圈厚度设计和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和工作生产效率的提高,对车辆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内后视镜作为车辆的重要部件,其多存在高温扭矩和交变试验相互制约,难以同时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的问题。而对于车辆的内后视镜来说, 影响其扭矩的主要是球头座、弹簧圈和球铰支架三个零件,其中,球头座上影响扭矩的因素主要有:(1)本体材料,(2)内侧球径,(3)内侧球面粗糙度,(4)装配后球头座与球头的接触面积。球铰支架上影响扭矩的因素主要有:(1)球头直径,(2)球头圆度,(3)喷粉表面光泽度。弹簧圈上影响扭矩的因素主要有:(1)本身硬度,(2)内圆直径在装配后的变化量,(3)宽度。
申请号为“03813336.9”,公开号为“CN1659063A”,名称为“利用单马达促动的车镜促动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带有促动器的车镜,该车镜的促动器具有沿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定位的铰链安装件,该促动器用于枢转地调位车镜并包括:马达、第一调位部件、第二调位部件、第一驱动连接件、第二驱动连接件和离合器;具有该促动器的车镜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在沿着镜的行进方向降低惯性扭矩,但是由于其在车镜的基础上增设了更为复杂的结构,所以存在结构复杂、成本增加的缺陷。
专利号为“ZL201020110624.6” ,授权公告号“CN201696554U”,名称为“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换向装置中的齿轮传动机构,其包括多个行星齿轮、中心齿轮杆、均具有内齿圈的齿轮箱上盖和齿轮箱下盖;采用该装置的汽车后视镜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小扭矩的要求,但是因为其增加了齿轮传动机构其结构的复杂程度,所以存在结构复杂、操作控制灵敏度受限,以及成本较高的缺陷。
总体来说,现有的车辆内后视镜,或者是安装设置了特定装置的车辆内后视镜,具体到目前的车辆实际应用中时,其多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扭矩,或者仅仅是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扭矩,并没有真正意义的解决高温扭矩和交变试验相互制约的问题,同样难以同时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内后视镜及其弹簧圈厚度设计和实验方法, 以解决高温扭矩和交变试验相互制约的问题,从而使其同时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内后视镜,包括球头座、弹簧圈和球铰支架,所述球头座与球铰支架其球头的球面相配合。
这种车辆内后视镜,其改进方案具体可以借助于现有技术中多种手段具体化,例如通过去除球头座的飞边和毛刺,但是之后进行组装试验,却发现初始扭矩的确可以变小,但是在做完300次交变试验后,测得扭矩较初始值的变化范围已经超过20%,导致失败;或者通过在球头座与球头之间添加铅粉层,从而增大润滑,以减少两者之间的磨损衰减,但是虽然基本能满足500次交变试验,却很难控制粉末加入量,成功率较低,而且进行了高温实验,其扭矩也在0.8Nm以下,不合格,导致失败;或者通过对球头座内部进行修铰,将突出的部位削掉,同时还试图增加弹簧圈收紧力,通过在球头座外圆粘铝皮,增加弹簧圈变形量,来提高收紧力,但是实验中初始扭矩1.8Nm,在200次之后,扭矩降至1.4Nm,衰减0.4Nm,已超过20%,粘接铝皮的效果也不明显,导致实验失败。
然而优选的是,所述球头座的内侧球面包括球面部分和弧面部分。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球头座的内侧球面设有分界线,所述分界线以下为球面部分,分界线以上为弧面部分。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弧面部分为向内弯曲的弧面。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球面部分的直径φ为22mm。
更优选的是,所述弧面部分的半径R为11mm。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球头座设为4-12瓣的结构。
更为优选的是,每个瓣上的面都为一个球面。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球头座在球铰支架其球头装配后,所述球头座的各个瓣向外张开,使得上部的向内弯曲的弧面部分变形后与下部的球面部分衔接成同一个完整的球面,与球头相配合。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分界线位于瓣的根部位置处。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球头座设为8瓣的结构。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球头座的外圆根部设有圆角。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圆角的半径R为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兴科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兴科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3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瓶盖
- 下一篇:一种塑料吹膜设备中的水环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