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绿豆象繁育大唼蜡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4201.2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8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庞建伟;张连生;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拓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绿豆象 繁育 大唼蜡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饲养领域,尤其是涉及大唼蜡甲人工扩繁技术。
背景技术
红脂大小蠹又称强大小蠹,是来自北美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1998年在我国山西省的沁水县、阳城县首次发现,为国内新记录种。该虫主要危害胸径在10cm以上松树的主干和主侧根,以及新鲜油松的伐桩、伐木,侵入部位多在树干基部至1m处。以成虫或幼虫取食韧皮部、形成层。当虫口密度较大、受害部位相连形成环剥时,可造成整株树木死亡。1999年底,该虫在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相继大面积发生,2001年陕西省也发现该虫危害,至2004年底,全国共发生面积16.2万hm2,对当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造林绿化成果造成了巨大损失。现有的技术都是以化学药剂捕杀红脂大小蠹,但是存在污染环境的缺陷。
大唼蜡甲是红脂大小蠹的天敌昆虫,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既不污染环境,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又使害虫得到了持续控制,是目前和将来控制红脂大小蠹的最有效方法。但是现有技术是采用红脂大小蠹作为饲料繁殖大唼蜡甲,由于优质的繁殖饲料难以获得,使得大唼蜡甲的产业化发展受阻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首先是提供绿豆象幼虫作为活体饲料在人工繁育大唼蜡甲中的应用。绿豆象繁殖力强(环境适宜一年可发生11代),取食广泛且廉价(绿豆、小豆及豇豆等),繁殖技术易于操作,作为大唼蜡甲大规模扩繁活体饲料获取简便。将其作为大唼蜡甲的活体饲料,可以实现大唼蜡甲的人工大规模繁育。
本发明所述的绿豆象幼虫是人工规模化繁育的。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人工繁育大唼蜡甲的方法,其是用绿豆象幼虫作为大唼蜡甲的活体饲料。
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是:
(1)饲养条件:室温为20±2℃,湿度为70±5%;
(2)成虫的饲养:在圆形培养盒内放置2/3的锯末,锯末用蒸馏水拌湿,湿度以用手挤不出水滴;在锯末内放置寄生有绿豆象的绿豆,至少包括10-15头绿豆象大幼虫或20-30头绿豆象小幼虫,再放置10头大唼蜡甲雄成虫和10头大唼蜡甲雌成虫,然后盖上盒盖,放于黑暗处;成虫将取食绿豆象幼虫并产卵;
(3)幼虫的饲养:待卵孵化成小幼虫后,让其在培养盒内取食绿豆象幼虫;从卵孵化开始算起,约20天左右后,幼虫老熟;
(4)幼虫化蛹:采集老熟幼虫放入化蛹盒内已灭菌的沙中,让其化蛹,沙子的含水量为9%,约45天左右后,羽化的成虫爬出沙盒,进行收集;
(5)成虫的低温锻炼:将新羽化的成虫进行饲养繁殖前,放入7-10℃的低温下冷藏30天左右。
本发明利用绿豆象幼虫作为大唼蜡甲的活体饲料,绿豆象繁殖力强(环境适宜一年可发生11代),取食广泛且廉价(绿豆、小豆及豇豆等),繁殖技术易于操作,作为大唼蜡甲大规模扩繁活体饲料获取简便。可以实现大唼蜡甲人工大规模繁育。用以治疗红脂大小蠹虫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结合以下实施例具体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人工繁育大唼蜡甲的方法,包括步骤:
(1)饲养条件:室温为20±2℃,湿度为70±5%;
(2)成虫的饲养:在圆形培养盒内放置2/3的锯末,锯末用蒸馏水拌湿,湿度以用手挤不出水滴;在锯末内放置寄生有绿豆象的绿豆,至少包括10-15头绿豆象大幼虫或20-30头绿豆象小幼虫,再放置10头大唼蜡甲雄成虫和10头大唼蜡甲雌成虫,然后盖上盒盖,放于黑暗处;成虫将取食绿豆象幼虫并产卵;
(3)幼虫的饲养:待卵孵化成小幼虫后,让其在培养盒内取食绿豆象幼虫到2龄,然后将其移出放在放置有锯末的长方型盒中用绿豆象幼虫饲喂;锯末放置的高度为距离大盒内边沿顶部8mm;每天添加新鲜饲料(寄生有绿豆象的绿豆),并将吃剩或腐烂的饲料取出;从卵孵化开始算起,约20天左右后,幼虫老熟;
(4)幼虫化蛹:采集老熟幼虫放入化蛹盒内已灭菌的沙中,让其化蛹,沙子的含水量为9%,约45天左右后,羽化的成虫爬出沙盒,进行收集;
(5)成虫的低温锻炼:将新羽化的成虫进行饲养繁殖前,放入7-10℃的低温下冷藏30天左右。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拓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拓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4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动鞋
- 下一篇:一种提高鲟鱼成活率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