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港口集装箱高效装卸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4290.0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7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迎九;郭树旺;秦春雷;郑雪峰;刘涛;皮岩峰;杜蔚琼;黄福安;李庆建;王小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B65G63/00;B66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0007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港口 集装箱 高效 装卸 系统 工艺 | ||
1.一种港口集装箱高效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带电梯的双层岸桥(1)、摆渡桥(2)和钢结构场桥(3),摆渡桥(2)与钢结构场桥(3)连接,带电梯的双层岸桥(1)的尾部位于摆渡桥(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集装箱高效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梯的双层岸桥(1)包括门架式支腿(10)、上层行走大梁(4)、上层行走轨道(5)、下层行走大梁(6)、下层行走轨道(7)、升降电梯A(8)、升降电梯B(9)和岸桥起吊小车(34),上层行走大梁(4)和下层行走大梁(6)均固定安装在门架式支腿(10)上,下层行走大梁(6)设置于上层行走大梁(4)的下方,上层行走轨道(5)设于上层行走大梁(4)上,下层行走轨道(7)设于下层行走大梁(6)上,升降电梯A(8)和升降电梯B(9)分别设置在上层行走大梁(4)和下层行走大梁(6)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港口集装箱高效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电梯A(8)包括升降电梯架体(11)、升降卷扬机(12)、轿厢(13)、连接轨道(14)和电梯导轨(15),升降电梯架体(11)的底部与下层行走大梁(6)固定连接,升降电梯架体(11)的中部与上层行走大梁(4)固定连接,升降电梯架体(11)内设有四条竖直方向上设置的电梯导轨(15),轿厢(13)上设有与电梯导轨(15)相配合的限位导轮组(16),轿厢(13)的底面上设有连接轨道(14),升降卷扬机(12)设置在升降电梯架体(11)的顶部,升降卷扬机(12)上的钢丝绳端部固定在轿厢(13)的顶面上;所述升降电梯B(9)的结构与升降电梯A(8)的结构完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港口集装箱高效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行走大梁(4)的两侧分别设有辅助梁(17),上层行走大梁(4)与辅助梁(17)之间通过水平三角支撑梁(18)连接,辅助梁(17)与下层行走大梁(6)之间通过斜三角支撑梁(19)连接,上层行走大梁(4)与下层行走大梁(6)之间通过竖向支撑加固梁(3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港口集装箱高效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上层行走大梁(4)与下层行走大梁(6)之间的间距为8m~13m;下层行走大梁(6)与水面的距离为35m~4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集装箱高效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渡桥(2)包括摆渡桥支撑架(20)、前端水平横移小车(21)和后端水平横移小车(22),摆渡桥支撑架(20)上设有顺岸方向布置的横移小车行走轨道A(23)和横移小车行走轨道B(24),前端水平横移小车(21)设置在横移小车行走轨道A(23)上,后端水平横移小车(22)设置在横移小车行走轨道B(24)上;其中前端水平横移小车(21)位于带电梯的双层岸桥(1)的尾部的下方;前端水平横移小车(21)上设有转运小车(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港口集装箱高效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场桥(3)包括钢结构架体(25)、转运小车行走短轨(27)、场桥起吊小车(28)和集装箱疏港区域(29),钢结构架体(25)的顶部设有场桥起吊小车行走轨道(30),场桥起吊小车(28)设于场桥起吊小车行走轨道(30)上,转运小车行走短轨(27)设置在钢结构架体(25)与摆渡桥(2)连接的一端,转运小车行走短轨(27)与后端水平横移小车(22)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且转运小车行走短轨(27)位于场桥起吊小车行走轨道(30)的下方;集装箱疏港区域(29)设置在钢结构架体(25)的中部;场桥起吊小车行走轨道(30)的下方均为集装箱堆放区域(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港口集装箱高效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疏港区域(29)设有集疏港起吊小车(32)和集疏港起吊小车行走轨道(33),集疏港起吊小车行走轨道(33)固定在钢结构架体(25)上,集疏港起吊小车(32)设置在集疏港起吊小车行走轨道(3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42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萤火虫发光原理的人工冷光灯
- 下一篇:绿篱修剪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