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亚铜多壳层纳米球的快速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4423.4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薛晋波;张艳;崔栓霞;李雪梅;申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02 | 分类号: | C01G3/02;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亚铜 多壳层 纳米 快速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亚铜多壳层纳米球的快速制备方法,属无机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氧化亚铜是p型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介于2-2.2eV,可用于太阳能转换、微电子、催化等领域;氧化亚铜的形态形貌大都以纳米线、纳米晶须、纳米块、纳米球的形式出现,其制备方法大都使用化学还原法、水热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微波辐射法、离子液体制备法;目前制备氧化亚铜使用的材料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聚乙二醇、柠檬酸钠作表面活性剂,使用氢氧化钠、氨水作碱性调节剂,使用抗坏血酸、肼、葡萄糖作还原剂,以此制备氧化亚铜纳米材料,通过调控反应参数调控形成不同的形貌,例如氧化亚铜立方块、氧化亚铜实心球、空心球等,但一直无法合成多壳层状的氧化亚铜纳米球;多壳层氧化亚铜纳米球具有密度低、表面积大、表面渗透能力强等特点,在化学、生物学、材料学、药物缓释、催化、灵敏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多壳层氧化亚铜纳米球的制备却是一个科学难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的状况,采用醋酸铜做原料,在常温状态下快速制成氧化亚铜多壳层纳米球,以使制备多壳层氧化亚铜纳米球成为可能,并能进行快速规模化生产。
技术方案
本发明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醋酸铜、氢氧化钠、水合联氨、去离子水,其组合准备用量如下:以克、毫升为计量单位
醋酸铜:Cu(CH3COO)2·H2O 0.1997g±0.001g
氢氧化钠:NaOH 0.08g±0.001g
水合联氨:N2H4·H2O 1mL±0.001mL
去离子水:H2O 200mL±1mL
制备方法如下:
(1) 配制醋酸铜水溶液
称取醋酸铜0.1997g±0.001g,量取去离子水90mL±1mL,加入烧杯中,然后置于超声波分散器内,超声搅拌15min,使其充分溶解,成0.0111mol/L的醋酸铜水溶液;
(2) 配制氢氧化钠水溶液
称取氢氧化钠0.08g±0.001g,量取去离子水10mL±0.1mL,加入烧杯中,然后置于超声波分散器内,超声搅拌15min,使其充分溶解,成0.2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
(3) 配制反应液,生成氧化亚铜
① 在常温下,将醋酸铜水溶液90mL置于烧杯中,然后用滴液漏斗滴加氢氧化钠水溶液,滴加速度2mL/min,边滴加边搅拌,滴加总量10mL±0.1mL,成蓝色悬浊溶液,蓝色悬浊溶液pH=10.5,呈碱性;
② 滴加还原剂水合联氨,将水合联氨1mL±0.001mL置于滴液漏斗中,向蓝色悬浊溶液中滴加,滴加速度0.015mL/s,边滴加边搅拌,成黄色悬浊液,并产生气泡,生成氧化亚铜;
③ 在醋酸铜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水溶液、水合联氨的过程中生成氧化亚铜,并产生化学反应,反应式如下:
式中:
Cu2O:氧化亚铜
N2:氮气
CH3COONa:醋酸钠
(4) 离心分离
将黄色悬浊液置于离心分离管内,进行离心分离,分离速度5000r/min,分离后得固体产物氧化亚铜颗粒;
(5) 真空干燥
将氧化亚铜颗粒置于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温度50℃,真空度8~10 Pa,干燥时间30min;
干燥后得终产物氧化亚铜多壳层纳米球;
(6) 检测、分析、表征
对制备的氧化亚铜多壳层纳米球产物的色泽、形貌、成分、化学物理性能进行检测、分析、表征;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氧化亚铜多壳层纳米球表面形貌分析;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氧化亚铜多壳层纳米球内部结构分析;
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氧化亚铜多壳层纳米球物相分析;
用电子衍射法进行氧化亚铜多壳层纳米球物相分析;
结论:氧化亚铜多壳层纳米球为黄色粉体颗粒,颗粒直径300-500nm,为多壳层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44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