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杨梅汽酒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24665.3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6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东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C12G3/06;C12G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杨梅 汽酒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杨梅汽酒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杨梅汽酒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新近的科学研究表明,红曲霉还可以产生人体健康的生理活性物质。1979年,日本学者远藤章等从红曲霉中分离出了能强烈抑制胆固醇合成的Mo-nacolinK等活性物质,并经临床证明具有明显降低胆固醇的疗效。通过对Mo-nacolinK的酯构型弱碱化,形成了它的碱金属盐和土族盐等,发现他们分别具有预防金额治疗胆结石、前列腺肥大和肿瘤作用。此外,还发现红曲霉的某些种类能降低血糖值的生理活性物质,对糖尿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1988年,玉田英发现红曲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对预防贫血有一定的作用。我国的林赞峰研究认为,红曲色素中的红色素具有活泼的羰基,易与氨基作用,所以不但可以治疗胺血症,而且可能是很好的防癌物质。因此红曲应用于杨梅果酒中,不仅可以解决因花色苷褪色而造成成品酒稳定性差及果酒色泽问题,而且使制得的果酒具有很好的药理保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杨梅汽酒的加工方法,加工简便,成本低,营养价值高,同时含有多种矿物元素,其中Ca和K含量十分丰富,对人体补充钙等矿物质元素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杨梅汽酒的加工方法,包括:
A)、原料的处理:选用汁多核小,新鲜成熟的杨梅,摘除果梗,去掉杂草及枯枝落叶等;用流动清水漂洗10~15分钟,洗去泥沙等杂质,再用0.3%~0.5%的淡盐酸浸泡15分钟,再用纯水清洗,沥干水份;最后用打浆机将处理后的杨梅去核、打浆;
B)、糖化:将糯米粉碎,以水和糯米6:4的比例混匀加热煮沸15min,形成糖液,冷却至室温;
C)、发酵:将杨梅浆转入发酵缸中(发酵前全部用具需消毒灭菌,即将硫磺燃烧熏8~10小时,并保持干燥)加入糖液、酵母、红曲,在18℃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时间20~25天,杨梅浆与糖液的比例为6:4;
D)、压榨:用压榨机对发酵后的酵液进行压榨,初步过滤;
E)、调配:用白酒、单晶冰糖调整酒精度及糖度;
F)、过滤:添加150ppm硅胶、150ppm细粉硅藻土、160ppm粗粉硅藻土下胶澄清48小时,经过两道过滤工序,得到澄清透亮的杨梅果酒;
G)、充二氧化碳:利用碳酸化系统进行充气,CO2浓度需大于99.995%;
H)、杀菌冷却:灌装、包装并杀菌,最后冷却到室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加工简便,制作出的杨梅汽酒营养价值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新型杨梅汽酒的加工方法,包括:
A)、原料的处理:选用汁多核小,新鲜成熟的杨梅,摘除果梗,去掉杂草及枯枝落叶等;用流动清水漂洗10~15分钟,洗去泥沙等杂质,再用0.3%~0.5%的淡盐酸浸泡15分钟,再用纯水清洗,沥干水份;最后用打浆机将处理后的杨梅去核、打浆;
B)、糖化:将糯米粉碎,以水和糯米6:4的比例混匀加热煮沸15min,形成糖液,冷却至室温;
C)、发酵:将杨梅浆转入发酵缸中(发酵前全部用具需消毒灭菌,即将硫磺燃烧熏8~10小时,并保持干燥)加入糖液、酵母、红曲,在18℃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时间20~25天,杨梅浆与糖液的比例为6:4;
D)、压榨:用压榨机对发酵后的酵液进行压榨,初步过滤;
E)、调配:用白酒、单晶冰糖调整酒精度及糖度;
F)、过滤:添加150ppm硅胶、150ppm细粉硅藻土、160ppm粗粉硅藻土下胶澄清48小时,经过两道过滤工序,得到澄清透亮的杨梅果酒;
G)、充二氧化碳:利用碳酸化系统进行充气,CO2浓度需大于99.995%;
H)、杀菌冷却:灌装、包装并杀菌,最后冷却到室温。
本发明加工简便,成本低,适于推广。新型杨梅汽酒中含有7种人体必须氨基酸,且苏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高,因此,其营养价值很高。同时含有多种矿物元素,其中Ca和K含量十分丰富,对人体补充钙等矿物质元素起到积极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东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苏东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46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