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池窑污水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4733.6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5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大治;汪洪;童学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丹凤集团桐城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4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池窑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池窑拉丝工艺流程是块状原料进厂,经过破碎、粉碎、筛分成合格粉料,气力输送至大料仓,而后经称量、混合制成配合料,气力输送到窑头料仓,经螺旋投料机将配合料投入单元窑中熔化成玻璃液。熔融好的玻璃液经单元熔窑熔化部流出后即进入主通路进行进一步澄清均化和温度调理,熔化经过过渡通道和作业通路,流至流液槽内,由多排孔铂金漏板流出,形成纤维。再经冷却器冷却、单丝涂油器涂覆浸润剂后被告诉旋转的拉丝机拉制卷绕成原丝饼或直接无捻粗纱纱筒。整个池窑拉丝工艺会产生污水,若不及时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同时污水渗入地下,对地下水也将产生危害。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要么处理效果不太理想,要么处理成本太高,从而影响了其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的污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池窑污水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池窑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所述的预处理系统连通反应系统,所述的反应系统连通生化处理系统,所述的生化处理系统连通分离系统。
所述的预处理系统为栅格池。
所述的反应系统为反应池,所述的反应池的进水口与栅格池的出水口连通。
所述的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一沉池、曝气池、凝结池和二沉池,所述的一沉池的进水口与反应池的出水连通,所述的曝气池的进水口与一沉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的凝结池的进水口与曝气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的二沉池的进水口与凝结池的出水口连通。
所述的分离系统包括污泥池、浓缩池和脱水池,所述的二沉池的出水口与污泥池的进口连通,所述的浓缩池的进口连接污泥池的出口,所述的脱水池的进口连接浓缩池的出口。
所述的栅格池里面安装有格栅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系统有效将污水和污泥分离,经过沉淀得到的清水可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栅格池,2、反应池,301、一沉池,302、曝气池,303、凝结池,304、二沉池,401、污泥池,402、浓缩池,403、脱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池窑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所述的预处理系统连通反应系统,所述的反应系统连通生化处理系统,所述的生化处理系统连通分离系统。
所述的预处理系统为栅格池1。
所述的反应系统为反应池2,所述的反应池2的进水口与栅格池1的出水口连通。
所述的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一沉池301、曝气池302、凝结池303和二沉池304,所述的一沉池301的进水口与反应池2的出水连通,所述的曝气池302的进水口与一沉池301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的凝结池303的进水口与曝气池302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的二沉池304的进水口与凝结池303的出水口连通。
所述的分离系统包括污泥池401、浓缩池402和脱水池403,所述的二沉池304的出水口与污泥池401的进口连通,所述的浓缩池402的进口连接污泥池401的出口,所述的脱水池403的进口连接浓缩池402的出口。
所述的栅格池里面安装有格栅机。
工作时,生产污水进入栅格池1,通过格栅机去除污水中的杂物,从栅格池1出水口流出的水进入反应池2,通过放置混凝物,经过充分混合,污水中大颗粒絮凝,形成絮凝体,经过反应池2的絮凝后的污水进入一沉池301进行沉淀,接着进入曝气室302的污水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凝结池303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絮凝,从而使较小的颗粒絮凝,在二沉池304进行二次沉淀,经过二沉池304沉淀下来的污泥送入分离系统的污泥池401进行处理,对进入浓缩池402的污泥进行浓缩,而后将污泥送入脱水池403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污泥运出。
二沉池304得到的澄清液可回收用作清洗拉丝车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丹凤集团桐城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丹凤集团桐城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47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