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3-(二甲胺基)-1-(噻吩-2-基)-1-丙醇的生物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4938.4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1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陶军华;李斌;乐庸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汉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7/00 | 分类号: | C12P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甲胺基 噻吩 丙醇 生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S)-3-(二甲胺基)-1-(噻吩-2-基)-1-丙醇的生物制备方法,该方法以3-(二甲胺基)-1-(噻吩-2-基)-1-丙酮或其盐为底物,使该底物在生物催化剂、辅因子及氢供体的存在下发生不对称还原反应生成(S)-3-(二甲胺基)-1-(噻吩-2-基)-1-丙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催化剂为酮还原酶与葡萄糖脱氢酶的组合,所述的氢供体为葡萄糖,所述不对称还原反应在pH 6.8~7.0以及温度25℃~35℃下进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3-(二甲胺基)-1-(噻吩-2-基)-1-丙醇的生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催化剂、氢供体、辅因子、底物的投料重量比为0.02~0.1:1.5~6:0.01~0.1: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3-(二甲胺基)-1-(噻吩-2-基)-1-丙醇的生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催化剂、氢供体、辅因子、底物的投料重量比为0.04~0.08:1.5~3:0.01~0.05:1。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S)-3-(二甲胺基)-1-(噻吩-2-基)-1-丙醇的生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酮还原酶与葡萄糖脱氢酶的重量比为1:1~3。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S)-3-(二甲胺基)-1-(噻吩-2-基)-1-丙醇的生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因子为NAD/NADH或NADP/NADPH。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3-(二甲胺基)-1-(噻吩-2-基)-1-丙醇的生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对称还原反应的温度为28℃~32℃。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3-(二甲胺基)-1-(噻吩-2-基)-1-丙醇的生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对称还原反应在水相缓冲液中进行。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S)-3-(二甲胺基)-1-(噻吩-2-基)-1-丙醇的生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实施如下:将底物和氢供体加入到反应釜中,再加入事先配好的pH为7.0的三乙醇胺缓冲液,在25℃~35℃下搅拌,并用碳酸钠溶液调节pH使之保持在6.8~7.0,待温度稳定后,加入酮还原酶、葡萄糖脱氢酶和辅因子,控制在温度25℃~35℃下反应,反应进行过程中,通过加入碳酸钠溶液控制pH在6.8~7.0,HPLC监控,至反应转化率达到98.0 %以上,终止反应。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S)-3-(二甲胺基)-1-(噻吩-2-基)-1-丙醇的生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结束后,通过如下步骤获得(S)-3-(二甲胺基)-1-(噻吩-2-基)-1-丙醇成品:反应液用氢氧化钠调至碱性,过滤,加入甲苯萃取,干燥有机相,浓缩和重结晶得到白色晶体产物。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S)-3-(二甲胺基)-1-(噻吩-2-基)-1-丙醇的生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进行过程中,通过pH滴定仪滴加碳酸钠溶液调节pH为6.8~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汉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汉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493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开内倒窗的外开窗扇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有弧面的推拉门用固定勾企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