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合式互感器用的超微晶切割铁芯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5209.0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0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硕;王少华;刘博乾;王颖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申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2 | 分类号: | H01F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236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式 互感 器用 超微晶 切割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元器件设计与开发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超微晶切割铁芯,特别适用于开合式的互感器。
背景技术
开合式互感器一般采用硅钢带卷制铁芯经切割而成,但硅钢性能较低造成互感器精度较低,只能做低等级开合式互感器;高等级开合式互感器一般用坡莫合金材料铁芯,但成本较高。超微晶铁芯具有很高的磁性能,采用超微晶材料切割铁芯可以大大提高开合式互感器的精度,提高产品性能,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互感器铁芯性能低下、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开合式互感器用的超微晶切割铁芯,通过对其生产工艺技术的改进,达到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提高互感器的精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合式互感器用的超微晶切割铁芯的生产工艺,所述的生产工艺的步骤包括:
a、将超微晶带材放在卷绕机上卷绕成铁芯,并点焊牢固;
b、将上述铁芯进行热处理,热处理过程采用分段升温方式,首先升温至380℃,保温10~50分钟,再升温至450℃,保温10~50分钟,再升温至560-600℃,保温30~60分钟;
c、采用风冷急速降温,使铁芯温度降至300℃,从保温结束至铁芯温度降至300℃以下,控制在45分钟以内;
d、对铁芯进行整形后装入模具,一起放入配制好的双组份环氧树脂漆内,进行真空浸漆,使其硬化;
e、对硬化后的铁芯沿对称中心线进行切割,保证切口平整光滑,铁芯无散片,无毛刺;
f、测试并封装。
所述的a步骤超微晶带材铁芯选取国标牌号1K107或1K107B材质。
所述的b步骤热处理时采用12点不同区域监测温度,6点控温,保证整炉温度均匀性和铁芯性能一致性。
所述的双组份环氧树脂漆中各组分按重量分数比例为E82X树脂∶固化剂∶丙酮=2∶(1~1.5)∶(9~11)。
本发明的关键是所选用的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简单,1K107或1K107B材料有助于提高开合式互感器的精度。铁氧体初导为2000Gs/Oe,硅钢初导为1000Gs/Oe;而超微晶初导为4×104~8×104Gs/Oe,铁氧体与硅钢片的初始导磁率均远远低于超微晶材料,超微晶材料成本又比坡莫合金低很多,且超微晶材料在切割后仍具有较高的初始导磁率,可满足开合式互感器精度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艺方法简单,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只需要改善热处理工艺以及增加浸漆的步骤,即可实现低成本高性能的铁芯,效果十分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开合式互感器用的超微晶切割铁芯的生产工艺,关键是:所述的生产工艺的步骤包括:
a、将超微晶带材铁芯放在卷绕机上卷绕成铁芯,并点焊牢固;
b、将上述铁芯进行热处理,热处理过程采用分段升温方式,首先升温至380℃,保温10~50分钟,再升温至450℃,保温10~50分钟,再升温至560-600℃,保温30~60分钟;
c、采用风冷急速降温,使铁芯温度降至300℃,从保温结束至铁芯温度降至300℃以下,控制在45分钟以内;
d、对铁芯进行整形后装入模具,一起放入配制好的双组份环氧树脂漆内,进行真空浸漆,使其硬化;
e、对硬化后的铁芯沿对称中心线进行切割,保证切口平整光滑,铁芯无散片,无毛刺;
f、测试并封装。
所述的a步骤超微晶带材铁芯选取国标牌号1K107或1K107B材质。
所述的b步骤热处理时采用12点不同区域监测温度,6点控温,保证整炉温度均匀性和铁芯性能一致性。
所述的双组份环氧树脂漆中各组分按重量分数比例为E82X树脂∶固化剂∶丙酮=2∶(1~1.5)∶(9~1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首先选择国标牌号1K107或1K107B材质带材,在卷绕机上卷绕至规定形状和尺寸后点焊牢固,要求卷绕紧密,用平板压平整,形状为圆形或矩形。
固化剂为乙烯基三胺、二氨基环己烷、亚甲基双环己烷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申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申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5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