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γ-钴酸钠电极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5550.6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0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曹焕苹;杜伟;宋曰海;沈婷;田杰;王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辅助 溶胶 凝胶 法制 钴酸钠 电极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中的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钴酸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超级电容器以其优良的充放电性能和优于传统电容器的高比功率、高容量的特点,在电子通讯、航空航天、军事国防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应用前景。电极材料是决定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金属氧化物因其赝电容特性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早期的研究集中在二氧化钌等贵金属,而钴等过渡族金属的氧化物具有多价态,故具有与二氧化钌近似的赝电容特性,可作为其廉价的替代品。层状结构的钴基氧化物钴酸钠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性,同时在碱性燃料电池中具有催化性能,且该材料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因此可作为一种电极材料使用。
目前,钴酸钠的制备方法有固相法、溶液燃烧法、聚合复合法、电纺丝法和溶胶凝胶法。固相法、溶液燃烧法、聚合复合法多存在原料混合不均匀,后续的烧结过程中往往产生有害气体,产物纯度不高(氧化物残留较多),晶粒度粗大且不均匀的问题,而电纺丝法则成本较高。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采用合适的有机或无机盐配制成溶液,然后加入能使之成核、凝胶化的溶液,控制其凝胶化过程得到具有球形颗粒的凝胶体,经一定温度煅烧分解得到所需物相的方法。这样,原料实现了分子水平的均匀性,而且合成的温度比较低。电化学辅助溶胶凝胶方法同时利用了电化学方法和溶胶凝胶方法,借助了超声技术的空化作用,通过对反应条件(温度、电流密度、pH、反应时间)的控制,实现了对产物的晶粒度、产率的控制。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电化学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γ-钴酸钠电极材料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化学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γ-钴酸钠电极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电化学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γ-钴酸钠电极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钴片的前处理:钴片机械抛光后,分别在稀盐酸及丙酮溶液中浸泡,除去油脂。
(2)电解液的配制:以分析纯的乙醇盐为溶质,以分析纯的无水乙醇为溶剂,配制乙醇盐的乙醇溶液,充分搅拌之后,进行过滤得到清液,加入四丁基溴化铵和乙酰丙酮,得到电解液。
(3)前驱液的制备:以高纯度钴片作为阳极,不锈钢片作为阴极,以步骤(2)的电解液在两电极体系中进行电解1~8小时,同时辅助以超声技术并伴有惰性气体保护。
(4)溶胶与凝胶的形成:前驱液在恒温条件下磁力搅拌并调节pH至碱性,继续搅拌至形成溶胶、凝胶。
(5)凝胶的清洗与干燥:凝胶用无水乙醇清洗后离心,然后在40℃~80℃进行真空干燥。
(6)凝胶的烧结:干燥后的凝胶在700℃~950℃下进行烧结,最终得到γ-钴酸钠电极材料粉末。
所述步骤(1)中醇盐为乙醇钠。
所述步骤(3)利用了电化学方法,采用的参数为恒电流0.016A/cm2和恒电势0.8V。
所述步骤(3)中采用的超声功率为60W,温度为6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利用电化学方法和超声技术缩短了反应时间,反应物充分混匀,反应易于控制。
2.使用本方法制得的γ-钴酸钠电极材料粉体纯度高、结晶度好、粒度均匀、可重现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γ-钴酸钠电极材料产品的XRD图谱。
图2为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γ-钴酸钠电极材料产品的SEM照片。
图3为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γ-钴酸钠电极材料产品的SEM照片。
图4为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γ-钴酸钠电极材料产品的电池充放电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55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位置侦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控制电路及同步保护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