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位上含单羟基-亚胺基片段的二苯乙烯类近紫外光敏剂与合成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5590.0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2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高放;陆瑶;马慧莹;丁戈;李红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51/24 | 分类号: | C07C251/24;C07C249/02;C08F2/46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郭吉安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上含单 羟基 胺基 片段 苯乙烯 紫外 光敏剂 合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敏剂领域,特别是2位上含单羟基-亚胺基片段的二苯乙烯类近紫外光敏剂与合成。
背景技术
目前,二苯乙烯类近紫外光敏剂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化学工程中得以广泛地应用,其中绝大多数二苯乙烯类近紫外光敏剂的最大波长或者位于290nm以下,或者位于380nm以上。由于近紫外光敏剂的化学构成难以调控,导致最大吸收波长位于290nm~330nm的二苯乙烯类近紫外光敏剂不多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而合成一类2位上含单羟基-亚胺基片段的二苯乙烯类近紫外光敏剂。
本发明涉及的2位上含单羟基-亚胺基片段的二苯乙烯类近紫外光敏剂,其化学通式为:
其结构式中R1、R2为H或OCH3,R3、R4为H或OH。
上述2位上含单羟基-亚胺基片段的二苯乙烯类近紫外光敏剂的合成方法如下:
首先,将含2-胺基-二苯乙烯类衍生物与2-羟基-苯甲醛或4-羟基-苯甲醛加入三口玻璃瓶瓶中,2-胺基-二苯乙烯类衍生物与2-羟基-苯甲醛或4-羟基-苯甲醛的摩尔量比为1:1,以乙醇为溶剂,其体积为2-羟基-苯甲醛或4-羟基-苯甲醛体积的30~60倍,常温磁力搅拌10个小时后结束反应;
然后,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经减压旋干得到粗产物,以环己烷为洗脱剂,用硅胶色谱柱分离,得到2位上含单羟基-亚胺基片段的二苯乙烯类近紫外光敏剂;
反应方程式:
其中结构式中R1、R2代表:H或OCH3;R3、R4代表:H或OH。
通过上述步骤所制备的2位上含单羟基-亚胺基片段的二苯乙烯类近紫外光敏剂经紫外-可见光谱仪测试,测得其在近紫外光区290nm~330nm具有良好的吸收。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中的2-(2”-羟基-苯基-甲基-亚胺基)-4’-甲氧基-二苯乙烯的1H核磁共振谱图(1H-NMR);
图2.实施例2中的2-(4”-羟基-苯基-甲基-亚胺基)-4’-甲氧基-二苯乙烯的1H核磁共振谱图(1H-NMR);
图3.实施例3中的2-(2”-羟基-苯基-甲基-亚胺基)-3’,4’-二甲氧基-二苯乙烯的1H核磁共振谱图(1H-NMR);
图4.实施例4中的2-(4”-羟基-苯基-甲基-亚胺基)-3’,4’-二甲氧基-二苯乙烯的1H核磁共振谱图(1H-NMR);
图5.实施例1中的2-(2”-羟基-苯基-甲基-亚胺基)-4’-甲氧基-二苯乙烯在乙酸乙酯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图6.实施例2中的2-(4”-羟基-苯基-甲基-亚胺基)-4’-甲氧基-二苯乙烯在乙酸乙酯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图7.实施例3中的2-(2”-羟基-苯基-甲基-亚胺基)-3’,4’-二甲氧基-二苯乙烯在乙酸乙酯中的紫外-可见光谱。
图8.实施例4中的2-(4”-羟基-苯基-甲基-亚胺基)-3’,4’-二甲氧基-二苯乙烯在乙酸乙酯中的紫外-可见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2-(2”-羟基-苯基-甲基-亚胺基)-4’-甲氧基-二苯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5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化头孢菌素C酰化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鲜切胡萝卜的保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