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用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5646.2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2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杜秀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秀堂 |
主分类号: | B63H1/14 | 分类号: | B63H1/14;B63H5/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719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进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推进器,能应用于水面船和水下航行器上,能实现高航速、低噪声、快速转向、快速上浮下潜、节能等功能。
背景技术
现有水面航行器和水下潜航器的推进器,其是利用安装在动力输出轴上的螺旋桨推动船体前进或后退,利用船上的舵来控制行进方向的。其具有推进效率低、转弯半径大、能源消耗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达到快速转向的全新结构的船用推进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船用推进器,在船体上向后伸出有动力输出轴,在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周侧的外船体上设有四根支撑臂,所述的四根支撑臂平行与动力输出轴同向设置;相邻两根支撑臂之间连接有肋臂;
推进器,由轴以及安装在轴上的一个以上的螺旋桨组成,推进器的轴的后端与所述的动力输出轴后端通过万向连接器连接;在所述的螺旋桨外同轴罩设有桶状整流罩;
一悬杆,活动连接在整流罩后段上方与上方支撑臂之间;
摆动装置;连接在整流罩后端一侧与一侧支撑臂之间;其中,所述的摆动装置能带动推进器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优选的,所述的推进器由轴以及同轴设置的两个以上的浆叶组成。
优选的,在所述的整流罩上喷涂有橡胶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船用推进器,在船体上向后伸出有动力输出轴,在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周侧的外船体上设有四根支撑臂,所述的四根支撑臂平行与动力输出轴同向设置;相邻两根支撑臂之间连接有肋臂;
推进器,由轴以及安装在轴上的一个以上的螺旋桨组成,推进器的轴的前端与所述的动力输出轴后端通过万向连接器连接;在所述的螺旋桨外同轴罩设有桶状整流罩;
第一摆动装置,活动连接在整流罩后端上方与上方支撑臂之间;
第二摆动装置;连接在整流罩后端一侧与一侧支撑臂之间;
其中,所述的第一摆动装置和第二摆动装置共同作用能带动推进器周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的推进器由轴以及同轴设置的两个以上的浆叶组成。
优选的,所述的推进器轴上设有整流罩,在所述的整流罩上喷涂有橡胶层。
上述的本发明中,利用摆动装置,可以改变推进器的出水方向,从而可以在不需要舵的情况下直接驱动船体转弯,以形成一种全新结构的推进器,同时这种推进器直接能够转弯,从而减小了转弯半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船用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在船体上向后伸出有动力输出轴1,在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周侧的外船体上设有四根支撑臂2,所述的四根支撑臂平行与动力输出轴同向设置;相邻两根支撑臂之间连接有肋臂3,以增强单一支撑臂的强度;
推进器4,由轴以及安装在轴上的两个螺旋桨组成,推进器的轴的前端与所述的动力输出轴后端通过万向连接器8连接;在所述的螺旋桨外同轴罩设有桶状整流罩5,整流罩5通过支架安装在推器的轴上;
一悬杆6,活动连接在整流罩后段上方与上方支撑臂之间;所述的悬杆的两端可以设置成球头状,然后配合碗状连接器连接在支撑臂和整流罩上,这样可以使推进器能在摆动装置的驱动下摆动。
摆动装置7;连接在整流罩后端一侧与一侧支撑臂之间;其中,所述的摆动装置能带动推进器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图2至图4所示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示图和动作示意图。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由于悬杆是活动设置在上方的支撑臂上的,因此,在摆动执行装置7的作用下,推进器尾部能向左侧或右侧偏转,从而可以改变出水口的出水方向,以达到改变方向的目的。
其中,摆动执行装置7可以为机械式的或液压式的,机械式的是将原有的舵的旋转运动变成摆动运动,这样当船上的方向机转向时,通过连杆摆动,从而带动推进器的后端偏离动力输出轴的轴心线,以改变出水方向,从而达到改变船体行进方向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降低噪声螺旋桨整流罩外壳表面用橡胶涂层处理,有效降低噪声辐射外传,增强隐蔽性。
本实施例的推进器可应用于各种水面船只。
实施例二
图5为本发明船用推进器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秀堂,未经杜秀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56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渗透刀轮
- 下一篇:一种三相微电网中双模式变流器的切换控制方法